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穷人课文描写环境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穷人课文描写环境的成语:鹑衣百结、精明强干、破破烂烂、汹涌澎湃、衣不蔽体、衣冠楚楚、衣衫褴褛、凿壁偷光、筚路蓝缕、不修边幅

1、鹑衣百结

解释鹑:鹌鹑鸟;结:悬挂连缀。鹌鹑的尾巴短而秃,象打满补丁一样。形容衣服非常破烂。

出处《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鹑。”

例句鹑衣百结走风尘,落魄谁怜此一身?(清·程麟《此中人语·乞丐风流》)

2、精明强干

解释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承辉这个人,甚是精明强干。”

例句三班风格高,抽出了四个精明强干的小伙子来帮助我们。

3、汹涌澎湃

解释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例句两洋的潮水交织一起,形成一派汹涌澎湃的大浪,这就是横扫亚非两洲的反殖民主义的浪潮。(杨朔《两洋潮水》)

4、衣不蔽体

解释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例句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秦牧《土地》)

5、衣冠楚楚

解释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例句他整天衣冠楚楚,但对工作却漠然置之。

6、凿壁偷光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例句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7、不修边幅

解释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北齐书·颜之推传》:“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

例句虽然他的穿戴随便,不修边幅,但在学习上却是一丝不苟。

8、衣衫褴褛

解释褴褛:破烂。衣服破破烂烂。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例句你看吧,衣衫褴褛的饥民们冻得缩着肩膀,守候在庄稼院的街门口。柳青《创业史》第一部

9、筚路蓝缕

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例句筚路蓝缕,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蔡东藩、许廑父第九回《民国通俗演义》)

10、破破烂烂

解释破旧霉烂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穿的衣裳虽然是号褂子,挂一块、飘一块,破破烂烂,竟同叫化子不相上下。”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十章:“这街道虽然也破破烂烂,但比石圪节多了许多铺子门面,看起来像个城镇的街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