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讲座精彩的成语:不绝如缕、出口成章、哄堂大笑、绘声绘色、活神活现、侃侃而谈、慷慨激昂、咳唾成珠、口吻生花、口若悬河、妙趣横生、妙语解颐、妙语连珠、袅袅不绝、捧腹大笑、亲临其境、绕梁三日、如泣如诉、声情并茂、谈笑风生、谈言微中、滔滔不竭、滔滔不绝、娓娓动听、下阪走丸、言之凿凿、一语破的、一针见血、余音绕梁、余音袅袅、…
1、不绝如缕解释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例句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2、咳唾成珠解释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出处《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后汉书·赵壹传》:“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例句宋·梅尧臣《依韵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喜还朝》:“池塘梦句君能得,咳唾成珠我未闲。”
3、哄堂大笑解释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唐御史有台院、殿院、罕院,以一御史知杂事,谓之杂端。公堂会食,皆绝笑言。惟杂端笑而三院皆笑,谓之哄笑,则不罚。”
例句因把在筱亭客厅上的事情,说了一遍。大家哄堂大笑。(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4、绘声绘色解释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例句他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非常吸引人。
5、活神活现解释形容生动逼真,像真的一样。
出处杜鹏程《年轻的朋友·第一天》:“他把衣袖一挽,活神活现地比划着说,好像他真的在破坏铁路一样。”
例句无
6、侃侃而谈解释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例句却从来不曾见过象这位蛮子般的那末侃侃而谈,旁若无人的气概。(郑振铎《桂公塘·三》)
7、慷慨激昂解释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例句在东京聚首时,一谈到国事上来,总要谈得慷慨激昂,而且有点口角流沫。(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8、口若悬河解释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例句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9、口吻生花解释比喻谈吐文雅。
出处《云仙杂记》卷五:“张祜苦吟,妻奴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吻生花。’”
例句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自家做来做去,原觉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拈花微笑。”
10、捧腹大笑解释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出处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
例句听了他讲的笑话,大家都捧腹大笑。
11、亲临其境解释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而曹公已临其境。”
例句无
12、娓娓动听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例句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细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邹韬奋《我的母亲》)
13、下阪走丸解释阪:斜坡;丸:弹丸。在斜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说话敏捷流利。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14、言之凿凿解释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例句许多事情今天看来确实显得离奇,但他们言之凿凿,不由人不相信。
15、一语破的解释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出处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例句倒是“忠孝不能两全”真正一语破的了。(闻一多《家庭主义与民族主义》)
16、出口成章解释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例句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试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17、妙趣横生解释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 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好些平常的事物,在卓越的作者笔下妙趣横生,他们借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运用譬喻。”
例句这幅漫画真是妙趣横生。
18、妙语解颐解释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出处《汉书·匡衡传》:“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例句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2回:“‘有莺其羽’四字,妙语解颐,太太真个聪明。”
19、谈笑风生解释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出处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例句他嘻嘻笑着,让酒让菜,谈笑风生,又谈起他的山林生活。(梁斌《播火记》十七)
20、谈言微中解释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例句范学台幕中查一个童生卷子,尊公说出何景明的一段话,真乃“谈言微中,名士风流。”(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21、余音袅袅解释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例句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那些声音又回来了,像一根根弦接连绷断,铮然作响后在寂静中余音袅袅。”
22、余音绕梁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句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梁实秋《听戏》)
23、妙语连珠解释连珠:串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例句他妙语连珠地发言让大家捧腹大笑。
24、绕梁三日解释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例句参见“余音绕梁”。
25、声情并茂解释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出处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 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亚梨园能手。”
例句她的演唱声情并茂,极富艺术感染力。
26、一针见血解释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例句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不错,党八股中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是通病。(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27、滔滔不绝解释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例句斡离不得汪豹献了李刘隘口,无人阻当,滔滔不绝,把十万大兵尽数渡了黄河。(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
28、滔滔不竭解释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积善歌》:“饮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
例句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
29、如泣如诉解释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例句风声如泣如诉,墓地凄然悲凉。(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描写讲座精彩的词语:袅袅不绝、娓娓道来
词语解释
1、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