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喜爱杀戮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关于喜爱杀戮的成语:比屋可诛、鞭墓戮尸、刀光血影、斧钺之诛、好生恶杀、好生之德、满门抄斩、首足异处、萧斧之诛、腥风醎雨、腥风血雨、血雨腥风、义刑义杀、朝施暮戮、罪大恶极

1、刀光血影

解释形容血腥的杀戮。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一:“武汉三镇,自北伐以来,在刀光血影之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

例句在刀光血影面前,他昂然直视。胡旷《短促而光辉的生命》

2、斧钺之诛

解释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出处《庄子·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此乎?’”

例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台臣复交章劾奏,请加斧钺之诛。”

3、好生之德

解释好生:爱惜生灵。指有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

出处《尚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例句无

4、首足异处

解释头和脚分开在不同的地方。指受杀戮而死亡。

出处春秋·越·勾践《属诸大夫告》:“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

例句无

5、血雨腥风

解释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例句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诗)

6、腥风醎雨

解释犹腥风血雨。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例句无

7、罪大恶极

解释罪恶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矧如(秦)桧者,密奉虏谋,胁君误国,罪大恶极 ,岂可赦乎。”

例句倘不如命地“帮忙”,当然,罪大恶极了。先将忘恩负义之罪,布告于天下。(鲁迅《而已集·新时代的放债法》)

8、腥风血雨

解释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例句金玉舟《赵匡胤》第一章:“真是大好河山飘洒腥风血雨,肥原沃野到处饿殍狼藉。”

9、满门抄斩

解释投没财产,杀戮全家

出处鲁迅《呐喊·阿Q正传》:“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例句王朔《一点正经没有》:“到时候我们也好为你们说话,不搞满门抄斩。”

10、萧斧之诛

解释萧斧:行刑的斧钺;诛:杀戮。受到斧钺的诛杀。形容人罪大恶极

出处唐·孔颍达《春秋正义序》:“一字之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

11、比屋可诛

解释比屋:一屋挨一屋,家家;诛:杀戮。家家都可杀戮,世风日下,恶人众多

出处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例句章炳麟《满洲总督侵吞赈款状》:“则一命以上,比屋可诛,亦非清律所能容矣。”

12、好生恶杀

解释好:喜爱;恶:讨厌,憎恨。爱惜生灵,不喜杀生

出处《旧唐书·姚崇传》:“陛下好生恶杀,此事请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

例句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五卷:“但好生恶杀,万物同情。”

13、朝施暮戮

解释施:施行;戮:杀戮。早上发令晚上杀戮。形容实行高压手段

出处《新唐书·柳泽传》:“故政不常、令不一,则奸诈起而暴乱生焉,虽朝施暮戮,而法不行矣。”

14、义刑义杀

解释适当的刑罚与死刑

出处《尚书·康诰》:“用其义刑义杀。”

关于喜爱杀戮的词语:鞭墓戮尸

词语解释

1、鞭墓戮尸:鞭:鞭打;戮:杀戮。把死人从墓里挖出来,加以鞭打和杀戮。形容报恨雪耻的极端举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