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述大街上人少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述大街上人少的成语:荒无人烟、两两三三、寥寥可数、寥若晨星、寥寥无几、门可罗雀、渺无人烟、屈指可数、人迹罕至、三三两两、万人空巷、袖手旁观、杳无人迹、杳无人烟、冷冷清清

1、寥寥可数

解释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出处清·方苞《请娇除积习兴起人才札子》:“臣窃见本朝敬礼大臣,优恤庶官,远过于前明,而公卿大臣,抗节效忠者,寥寥可数。”

例句欧阳山《三家巷》:“接着又把附近寥寥可数的几个游人仔细观察了一下。”

2、人迹罕至

解释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出处汉·荀悦《汉纪·孝武纪二》:“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

例句南城县东百余里龙门山,山巅有寺,幽僻孤寂,人迹罕至。(宋·洪迈《夷坚丁志·龙门山》)

3、三三两两

解释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出处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晋人《娇女》诗:“鱼行不独自,三三两两俱。”宋·辛弃疾《念奴娇·双陆》词:“袖手旁观初未说,两两三三而已。”

例句时文林街一带已有歪戴呢帽的人三三两两散在街上。(《闻一多全集·年谱》)

4、万人空巷

解释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例句此时路旁看的,几于万人空巷,大马路虽宽,却也几乎有人满之患。(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5、袖手旁观

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出处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例句荪老三的事就和我自己的事一样,我不能袖手旁观。(茅盾《子夜》四)

6、杳无人烟

解释僻远无人居住。形容荒凉,偏僻。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师兄差疑了,似这杳无人烟之处,又无个怪兽妖禽,怕他怎的?”

例句无

7、杳无人迹

解释杳:不见踪影;迹:脚印。连一个人的脚印也看不到。形容地方非常荒凉、偏僻,从来没有人去过。

出处唐·常沂《灵鬼志·郑绍》:“至明年春,绍复至此,但见红花翠竹,流水青山,杳无人迹。绍乃号恸经日而返。”

例句穿过小亭,有秋千一架,上与云齐;而罥索沉沉,杳无人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

8、两两三三

解释①指三两为群。②形容稀疏。

出处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上卷:“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两相抵。”

例句无

9、门可罗雀

解释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六外可设雀罗。”

例句僮奴婢媪皆散,不半载,门可罗雀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

10、渺无人烟

解释一片渺茫,没有人家。

出处《花月痕》第四七回:“不上一月,将淮北千里,扫荡个渺无人烟。”

例句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刘伯承《回顾长征》

11、屈指可数

解释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

例句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茅盾《子夜》二)

12、荒无人烟

解释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出处穆欣《南线巡回 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例句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多米荒无人烟的大山。(穆欣《南线巡回·解放西昌之战》)

13、寥若晨星

解释稀少得好象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出处唐·韩愈《华山女》诗:“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例句这珍贵的动物,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是寥若晨星,全世界都在呼吁保护它们。

14、寥寥无几

解释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连做诗赋的也寥寥无几。”

例句经过初试这一天,剩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15、冷冷清清

解释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

出处元·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冷冷清清潇湘景晚风生,淅留淅零暮雨初晴,皎皎洁洁照橹篷剔留团栾月明。”

例句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之后,才慢慢地起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