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遵守纪律的词语和成语

遵守纪律的词语和成语:俯首贴耳、鸡犬不惊、令行禁止、墨守成规、三令五申、循规蹈矩、指鹿为马、遵纪守法

1、俯首贴耳

解释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例句他只好俯首贴耳,唯命是从了。

2、鸡犬不惊

解释形容行军纪律严明,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也指平安无事。

出处宋·彭龟年《止堂集·一八·寿张京尹十首》:“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例句文王与子牙放炮起兵。一路上父老相迎,鸡犬不惊。(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八回)

3、三令五申

解释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例句不准随意占用马路的规定,政府已三令五申,但少数摊贩仍我行我素。

4、循规蹈矩

解释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例句这唐僧循规蹈矩,同悟空、悟能、悟净,牵马挑担,径入山门。(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5、指鹿为马

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例句东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6、令行禁止

解释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出处《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例句解放军的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许有半点差错。

7、墨守成规

解释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出处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例句墨守成规,不敢勇于创造也决然是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相容的。(秦牧《辩证规律在艺术创作上的运用》)

遵守纪律的词语和词语:遵纪守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