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隐藏自己的成语:避影匿形、藏龙卧虎、藏形匿影、窜端匿迹、遁名匿迹、匿影藏形、匿迹销声、蹑影藏形、隐姓埋名、隐鳞藏彩、销声匿迹
1、避影匿形解释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出处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二》:“昔人所谓非亲非故,何由习知之也。此二者已当不同观,而况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一举,为身累者乎?”
例句无
2、藏龙卧虎解释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出处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例句这所大学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3、藏形匿影解释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出处《邓析子·无厚篇》:“为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掩目塞耳,万民恐震。”
例句你不必这样藏形匿影
4、遁名匿迹解释遁:隐藏;匿:藏匿。隐姓埋名,不让人闻知。
出处宋·苏舜钦《粹隐堂记》:“一不与细合,则飒然远举,遁名匿迹,惟恐有闻于人也。”
例句为了逃避责任,他竟然遁名匿迹了
5、匿迹销声解释指隐藏进来或不公开露面。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匿迹,惟恐人知。”
例句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有些组织已在无形中匿迹销声了。”
6、匿影藏形解释隐藏形迹,不露真相。也比喻躲藏起来,不公开活动。
出处《邓析子·无厚篇》:“为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掩目塞耳,万民恐震。”
例句若夫暗藏之汪精卫,则招摇过市,窃据要津;匿影藏形,深入社会。(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7、蹑影藏形解释指行动诡秘,不露形迹。
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昼即途中寻鬼路,蹑影藏形恒夜游。”
例句无
8、销声匿迹解释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例句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销声匿迹。(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9、隐姓埋名解释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出处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着他隐姓埋名,假说做王同知的女儿。”
例句旧社会,一些穷人为了逃避债务,隐姓埋名,流落他乡。
10、隐鳞藏彩解释比喻潜藏起来,等待时机。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陈留老父》:“夫龙不隐鳞,凤不藏羽,网罗高悬,去将安所。”
例句三国·魏·嵇康《卜疑》:“宁隐鳞藏彩,若渊中之龙乎?”
11、窜端匿迹解释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感人之心者也。”
例句西汉·刘安《淮南子·人家训》:“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