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师生感情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师生感情的成语:不厌其烦、促膝谈心、恩重如山、和风细雨、教学相长、良师益友、舐犊之爱、桃李春风、学而不厌、谆谆教诲、孜孜以求、诲人不倦

1、恩重如山

解释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出处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例句他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从死亡线上救过来,对我真是恩重如山。

2、和风细雨

解释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出处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王游耆阇寺》:“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例句(1)在开展批评时,要和风细雨,注重方式,争取好效果。(2)自己的同志,犯了错误,应当和风细雨地进行帮助。

3、诲人不倦

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例句圣人说:“诲人不倦”,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4、良师益友

解释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例句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良师益友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

5、舐犊之爱

解释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出处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

例句无

6、桃李春风

解释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出处宋·杨万里《送刘童子》诗:“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例句无

7、学而不厌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例句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8、孜孜以求

解释孜孜:勤勉的样子。不知疲倦地探求。

出处孙犁《芸斋琐谈》:“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

例句他对真理有孜孜以求的精神。

9、不厌其烦

解释厌:嫌。不嫌麻烦。

出处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例句今之史学则异是,必致谨于闾阎日用之细,起居笑貌之琐,不厌其烦,不嫌其鄙。(清·严复《道学外传》)

10、促膝谈心

解释促:靠近;促膝:膝碰膝,坐得很近。形容亲密地谈心里话。

出处唐·田颖《揽云台记》:“即有友人,不过十余知音之侣,来则促膝谈心,率皆圣贤之道,不敢稍涉异言。”

例句依弟愚见,这厅事也太阔落,意欲借尊斋,只需一席酒,我四人促膝谈心,方才畅快。(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11、教学相长

解释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例句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懂得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12、谆谆教诲

解释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出处邓小平《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伯承同志热爱自己的同志,对干部总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以进步。”

例句《一次难忘的航行》:“周恩来同志关于如何对待困难和危险的谆谆教诲,永远牢记在我们心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