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天色已晚的诗成语:暗淡无光、暗无天日、薄暮冥冥、晨钟暮鼓、迟暮之年、愁云惨淡、风雨交加、风雨晦暝、黑灯瞎火、昏天黑地、路长日暮、暮景桑榆、暮色苍茫、日暮途远、日暮途穷、日落西山、日薄桑榆、日薄西山、桑榆晚景、桑榆暮景、桑榆暮影、桑榆末景、伸手不见五指、夕阳古道、夕阳西下、西风斜阳
1、暗淡无光解释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出处欧阳山《苦斗》:“太阳过了,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
例句太阳过了,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欧阳山《苦斗》五八)
2、暗无天日解释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船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例句上自王后,下至弄臣,骇得凝结着的神色也应声活动起来,似乎感到暗无天日的悲哀。(鲁迅《故事新编·铸剑》)
3、晨钟暮鼓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例句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4、迟暮之年解释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年兄之论固正,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当此严冷之际,塞外驱驰,良不容易。”
例句痛思臣母迟暮之年,不幸身婴残疾。(《清朝野史大观·第九卷·两大文章》)
5、愁云惨淡解释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例句无
6、风雨交加解释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出处清 梁章钜《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例句难以想象,他是怎样渡过那风雨交加的日子的。
7、风雨晦暝解释指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
出处唐·王度《古镜记》:“遂起视之,则风雨晦暝,缠绕此树,电光晃耀,忽上忽下。”
例句无
8、黑灯瞎火解释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出处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呵,你这个时候,走什么,黑灯瞎火的。”
例句老二,这是怎么回事,黑灯瞎火的把我找来。(老舍《神拳》第二幕)
9、昏天黑地解释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真乃是慌不择路,赶了几日旱路,又搭船走,昏天黑地,一直走到浙江乌镇地方。”
例句加以象现在的昏天黑地,你若打开窗子说亮话,还是免不了做牺牲。(鲁迅《两地书》九)
10、暮景桑榆解释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
出处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南朝·梁·萧统《文选·刘铄〈拟古二首〉》:“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例句人都道暮景桑榆,合有些峥嵘气象。可正是乐极生悲,今日个泰来否往。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
11、日暮途穷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例句匪徒们真是日暮途穷,矛盾百出。(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九)
12、日薄西山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例句君须听取:怕日薄西山,易生愁阻。(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
13、日暮途远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例句黄中黄《沈荩》第二章:“及至北事之起,张之洞坐拥练兵,渐露日暮途远,倒行逆施之概。”
14、日薄桑榆解释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出处《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例句无
15、桑榆暮景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出处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例句教子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
16、伸手不见五指解释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例句钱钟书《围城》:“夜黑得太周密了,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在这种夜里,鬼都得要碰鼻子拐弯。”
17、桑榆末景解释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同“桑榆暮景”。
出处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
例句无
18、夕阳西下解释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出处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例句夕阳西下路途行,越岭经峰十里余。柳亚子《琵琶湖·杂诗》
19、薄暮冥冥解释傍晚时天气昏暗。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例句无
20、暮色苍茫解释指时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出处《茅盾散文·旅踪屐痕·海参崴印象》:“海参崴在冬季白昼时间极短。上午八时天还未大亮,下午五时,已经暮色苍茫。”
例句座间谈笑风声,不觉已是暮色苍茫。《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21、日落西山解释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出处《上唐书·音乐志》:“‘栖鸟夜飞’,沈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败前,思归京师,故歌和云:‘日落西山还去来。’”
例句财主们已经是日落西山,红不过一会儿了。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2、桑榆晚景解释桑榆;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出处宋·苏轼《罢登州谢杜宿州启》:“桑榆晚景,忽蒙收录之恩。”
例句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五回:“为桑榆晚景着想,大致再不会申斥拒收。”
23、夕阳古道解释夕阳:傍晚的太阳。傍晚的太阳,古老的道路。比喻凄凉愁苦的景象
出处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4、西风斜阳解释西风:秋风;斜阳:夕阳。形容衰败的景象。比喻腐朽没落的趋势
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则你那途路迢遥,趁西风斜阳古道。”
25、桑榆暮影解释桑榆;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出处《书言故事·耆老类》:“年老云桑榆暮影。”
描写天色已晚的诗词语:路长日暮
词语解释
1、路长日暮:中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比喻理想难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