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介绍城市美景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介绍城市美景的成语:八街九陌、比肩继踵、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灯火辉煌、沸沸扬扬、高楼大厦、挥汗如雨、济济一堂、接踵而至、络绎不绝、美不胜收、门庭若市、人声鼎沸、人山人海、人来人往、人欢马叫、盛况空前、水泄不通、四通八达、万人空巷、万家灯火、万籁俱寂、熙熙攘攘、项背相望、欣欣向荣、鸦雀无声、载歌载舞、座无虚席、热闹非凡、…

1、八街九陌

解释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出处《三辅旧事》:“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例句这场战争过后,昔日的八街九陌已成一片废墟

2、车水马龙

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例句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3、川流不息

解释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例句两个丫头,川流不息的在家前屋后的走,叫的太太一片声响。(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

4、灯火辉煌

解释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例句尤氏等送至大厅前,见灯火辉煌,众小厮都在丹墀侍立。(清·曹雪琴《红楼梦》第七回)

5、高楼大厦

解释厦:高大的房子。指高耸的楼房。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例句亲戚同高楼大厦,朋友共肥马轻车。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

6、挥汗如雨

解释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例句大忙季节,农民们虽然挥汗如雨,却也不肯停止劳动。

7、济济一堂

解释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书·大禹谟》:“济济有众。”

例句摄影中济济一堂的满是儿童。(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8、接踵而至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例句台湾之割,青岛之割,威海之割,接踵而至。(章炳麟《箴新党论》)

9、络绎不绝

解释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出处《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入塞者络绎不绝。”

例句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绎不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10、人欢马叫

解释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例句田野上人欢马叫,一片丰收的景象。

11、人山人海

解释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例句节日的公园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12、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例句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13、人来人往

解释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

例句无

14、水泄不通

解释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

例句热心的读者除邮局汇捐款络绎不绝外,每天到门口来亲交捐款的,也挤得水泄不通。(邹韬奋《经历·社会的信用》)

15、四通八达

解释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出处《子华子·晏子问党》:“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

例句滑台四通八达,非帝王之所居。(《晋书·慕容德载记》)

16、万家灯火

解释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例句签后当日送出,我回家时已经万家灯火了。(邹韬奋《抗战以来·临行的一封信》)

17、万籁俱寂

解释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例句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邹韬奋《我的母亲》)

18、万人空巷

解释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例句此时路旁看的,几于万人空巷,大马路虽宽,却也几乎有人满之患。(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19、熙熙攘攘

解释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例句共青团员都打扮成去远足的样子,每人提了个提包,有的是挂包,熙熙攘攘的会集在厂里的球场上。(茹志娟《新当选的团支书》)

20、项背相望

解释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出处《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灰。”

例句梁启超《爱国论》:“然逃亡者项背相望。”

21、欣欣向荣

解释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例句在其间欣欣向荣的,只有鲜花和绿草,这是比喻对于将来的希望。(叶圣陶《搭班子》)

22、鸦雀无声

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例句直等到大众去净之后,静悄悄的鸦雀无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23、座无虚席

解释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出处《晋书·王浑传》:“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

例句中国杂技团在加拿大的每场演出不仅座无虚席,而且还得增加数以百计的临时座位。

24、美不胜收

解释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治庖》:“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

例句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25、门庭若市

解释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例句自从他的父亲当上县长以后,他们家每天都门庭若市。

26、比肩继踵

解释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出处《晏子春秋·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例句大街上,行人比肩继踵,十分热闹。

27、沸沸扬扬

解释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扬:喧闹、翻动的样子。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

出处《山海经·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例句后来听得沸沸扬扬地说:“黄泥冈上一伙贩枣的客人把蒙汗药麻翻了人,劫了生辰冈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八回)

28、盛况空前

解释形容热闹至极。

出处陆文夫《为读者想》:“只有把厅堂挤得满满,才算得上是盛况空前。”

例句今日在广场上有数万人参加国庆游行,真是盛况空前。

29、载歌载舞

解释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灵府。”

例句春节晚会上,穿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代表,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欢庆节日。

介绍城市美景的词语:热闹非凡、连续不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