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夜色的古文成语

描写夜色的古文成语:灯火辉煌、飞砂走石、风恬月朗、风清月明、风清月白、风清月皎、风清月朗、花朝月夕、明月清风、明月芦花、秋月春花、万家灯火、虚无缥缈、咬牙切齿、杳无踪迹、月光如水、月中聚雪、月夕花朝、月明风清、月明星稀、月朗星稀、月朗风清、月明如水、月白风清、月黑风高、月过中秋、昼耕夜诵

1、灯火辉煌

解释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例句尤氏等送至大厅前,见灯火辉煌,众小厮都在丹墀侍立。(清·曹雪琴《红楼梦》第七回)

2、月夕花朝

解释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例句元·郑德辉《迷青琐倩女离魂》第一折:“空误了幽期密约,虚过了月夕花朝,天缘配合,有分煎熬。”

3、风清月皎

解释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

出处唐·无名氏《薛昭传》:“及夜风清月皎,见阶间有三美女,笑话而至。”

例句端的是天晴日晓,更堪那风清月皎。(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

4、风清月朗

解释风凉爽,月明亮。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下》:“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

例句西方极乐真幽境,风清月朗天籁定。(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九回)

5、飞砂走石

解释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出处唐·韩鄂《岁华纪丽·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

例句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如同骤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0回

6、风清月明

解释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同“风清月朗”。

出处明·刘基《横碧楼记》:“又闻柯亭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

例句无

7、花朝月夕

解释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处《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例句到了花朝月夕,依旧相约玩耍。(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二回)

8、万家灯火

解释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例句签后当日送出,我回家时已经万家灯火了。(邹韬奋《抗战以来·临行的一封信》)

9、虚无缥缈

解释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例句这都是虚无缥缈的事,那里有甚么神仙鬼怪!我却向来不信这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五回)

10、月白风清

解释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例句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共碧,二人正在僧房里,睡至半夜,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九回)

11、月黑风高

解释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出处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例句遇上月黑风高的晚上,飞砂走石,满地乱滚,长城就在咬牙切齿骂人了。(杨朔《秋风萧瑟》)

12、杳无踪迹

解释一点踪迹都没有。谓不知去向。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

例句四面搜寻,杳无踪迹。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二回

13、昼耕夜诵

解释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例句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白天工作,晚上念夜大,回家后还要复习功课,真有昼耕夜诵的精神。

14、明月清风

解释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出处《南史·谢惠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

例句歌楼舞厅的豪华享受更使我向往明月清风的生活

15、秋月春花

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例句秋月春花易老,赏心悦事难凭。(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出)

16、风清月白

解释微风清凉,月色皎洁。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风清月皎”。

出处宋·欧阳修《采桑子》词:“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例句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17、咬牙切齿

解释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

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諕的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例句只见水军头领早把张清解来。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

18、月朗风清

解释月光明朗,微风清爽。形容宁静美好的月夜。

出处唐·无名氏《洛神传》:“太和中,处士萧旷,自洛东游至孝义馆,夜憩于双美亭。时月朗风清,旷善琴,遂取琴弹之。”

例句无

19、月明星稀

解释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出处三国·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例句河湾子修堰坝的工地,月明星稀,小河水静静流入水渠。李准《李双双》

20、月朗星稀

解释皓月当空,星星稀少

出处 王愿坚《七根火柴》:“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的,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就有一场暴雨。”

例句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许多人都在院子里乘凉。
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夏夜,我一个人和萤火虫玩着捉迷藏。

21、月过中秋

解释中秋之后,月亮就没有那样圆满了。比喻良好的时机已经过去

出处明·朱权《冲漠子》第二折:“若遇那铅逢发处须当采,若是那月过中秋下手迟。”

22、月明如水

解释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样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

23、月光如水

解释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样

出处唐·赵嘏《江楼旧感》诗:“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夭。”

例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5回:“但见月光如水,水光映月,放舟中流,如游空际。”

24、明月芦花

解释明月:光明的月亮。月光中的芦花。形容虚无缥缈的境界或杳无踪迹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随州大洪山报恩禅师》:“休论佛意祖意,谩谓言端语端。铁牛放去无踪迹,明月芦花君自看。”

例句清·黄景仁《湖上阻风杂诗》:“平湖入月浩无津,明月芦花思煞人。”

25、月中聚雪

解释聚:集聚。月亮里堆积的白雪。形容女子又美又白

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帝王·后妃》:“蜀先生置甘后于白绡帐中,望之如月中白雪。”

26、风恬月朗

解释恬:平静,安适;朗:明亮。风静月明。形容夜色宁静幽美。比喻清白高洁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尔夜风恬月朗。”

27、月明风清

解释清:清澈。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

出处孙犁《芦花荡》:“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例句林语堂《毛姆与莫泊桑》:“他们唯一的消遣,是月明风清之夜,雇一对少年男女在他们的家园携手游戏谈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