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十方诸佛何其威神力也不能减损一只小蚂蚁的阿赖耶识一分一毫。这句话有没有出处

一、如果阿赖耶识被核摧毁消灭了 是不是就等于入一真法界了呢理论上...

阿赖耶识(第八识)永不生灭,是法界中唯一真常不坏的心体。世界成住坏空无数次,也没有毁坏任何一个有情的阿赖耶识一分一毫。十方诸佛何其威神力也不能减损一只小蚂蚁的阿赖耶识一分一毫。

其次,一真法界的意思,不是说有具体的一个法界;具体的法界分为十法界:六道众生(六凡)和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四圣)。是处于不同层次、阶段的有情。但是,下至地狱众生,上至十方诸佛。全部有情都有一个共同点:本具真心(第八识)。正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十法界其实是一界:真常不坏的真心。这就是一真法界的含义。

楼主想问的可能是“无余涅盘”:
佛菩萨因为要度众生,永远不会取无余涅盘。定性声闻阿罗汉却会取无余涅盘。无余涅盘必须灭尽一切法唯余真心独存(真心不可能毁坏)。所以,佛说涅盘中有本际不灭。这个“涅盘本际”就是真心。
阿罗汉寿终时,能灭尽一切法唯余真心独存。不会再受生死。这就是小乘解脱道。

如果在凡夫位,则是任何一种死亡都必定再次受生。绝无可能灭尽一切法而取无余涅盘。这就是阿罗汉与凡夫的区别。楼主所说的“核摧毁”也是一样,被毁灭的只是色身及前六识。不可能毁灭第七识和第八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二、一真法界还有意识吗,还能度众生吗?

楼主您好!

《金刚经》是般若经典中很著名的一部,禅宗从六祖慧能开始,就用《金刚经》印证参学者所悟是真是假。有这样一种说法:“600余部般若经典,浓缩为《金刚经》;《金刚经》再浓缩,就是《心经》”。
般若经典必须是悟后菩萨才有能力解说,末学是凡夫,仅对经名提供一点个人浅见。不足为凭,仅供参考:

《金刚经》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解如下:

金刚:
世间最坚固的东西,用来比喻永不坏灭的“金刚心”:一切众生人人本自具足的真心。正因为真心永不坏灭,所以才成为轮回三世的主体。
一切万法必然是“成住坏空”:包括一切有情的色身及觉知心,包括山河大地宇宙万有,无一不是无常败坏。故名“虚妄不实”。唯有这个真心,是唯一真实常住之法。十方诸佛合其威神力也不能减损一只小蚂蚁的真心一分一毫。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诸经所说的“心”,一般是指这个真心而不是众生能知能觉的意识心。比如:“一切唯心造”,就是说这个真心能生万法。这个真心,即是禅宗“开悟明心”所明之心,即是“佛法第一义谛”。

般若:
般若,直译为“智慧”,但却不是世间所说的“聪明伶俐”“博学多闻”“思辨敏捷”,而是专指大乘菩萨经由多生多劫修集福德、定力、慧力,直到因缘具足之时,意识心触证真心而发起“般若智慧”。下面这个帖子对此有较详细的说明:http://.baidu.com/question/394258726.html?oldq=1
发起般若智慧之后,就能现前观察到真心的体性,就能懂得《金刚经》里面貌似矛盾的表述:其实都是在说这个“金刚心”,并非是很多人的误解:“不过是为了让人破除文字的执着,所以故意摒弃是非人我”。

波罗密:
直译为“到彼岸”:生死轮回即是此岸,解脱生死名为彼岸。修行佛法,可以到达彼岸。有两种不同的道路:
一是“二乘解脱道”:灭尽一切法(“一切法”不包含真心,因为一切法都是由真心出生),断掉再次出生的因,唯余真心独存(真心不可坏灭故)。是为“无余涅盘”。取无余涅盘,则觉知心永断不起,因此不会知道自己已经涅槃,也不可能再做任何事,所以叫“灭度”。功德是:可以永远不受生死。
二是“大乘佛菩提道”:发无上菩提心,努力修行直到开悟明心,发起般若智慧,悟后起修无量数劫,直到究竟圆满的佛地。成佛之后,能够既处于涅槃,又不妨碍分身无量于无量世界度无量众生。是为不可思议解脱。
《金刚经》所说,是上述后一种。经名可以直译为:“触证金刚心,发起般若智慧,直到究竟圆满的彼岸”。

如果未证真心,以觉知心对世间万法的认知来理解《金刚经》,永远不会懂得其中真义。若是开悟明心成为大乘实义菩萨之后,阅读《金刚经》就会觉得很亲切。
作为凡夫,如果建立这个知见:“般若经典都是围绕真心宣说”,可能会有个入手处。
举一例说明:
比如《金刚经》里面,有一个著名的“三段论”:“如来说@@,即非@@,是名@@”。正所谓:“文字颠倒非破执,实有真义在其中”,其含义是:
如来说@@,即非@@(而是一切万法的根本:永不坏灭,能生万法的真实心),只不过由真心出生的,名字叫做@@的东西。

下面这个“偈”是末学对《金刚经》的一点浅见,仅供参考:

般若胜义谛,凡愚不能知。
思维如捉月,离念枉费心。
万劫深禅定,不解如来义。
蚊子咬铁牛,无缝隙可入。
金刚体不坏,远离无常过。
本来自在者,名为无所得。
所得皆坏灭,此法无生灭。
犹如虚空无,万法藏其中。
不动亦无为,无量功德生。
夜夜抱佛眠,莫向外驰求。
宣说真如体,金刚般若经。

愿一切见闻者早日触证“金刚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既然有一切法本无生灭 本来寂静 一真法界 心灭种种法灭的说法...

此句出自"楞严经"中,这句话真正要表达的是,说明我们这个“心”的伟大。破斥凡夫只认自身为自己,却不知道整个虚空都是自己“妙明真心”中所显现的东西,那么,更何况在虚空中的世界了。这当然是无法想象,因为这不是妄想的境界。有人说,既然这些东西都是我心里的东西,那我的心不就早胀爆了吗,做这种妄想的人,认为这个心是自己的心脏。有的人就认为了,那我的这个能思想的心就是了,其实,这也是不对的,因为我们这个能思想的心是第六意识心,这个意识心是有生灭的,不是常住,就算你不思考,什么也不想,心里空空洞洞的,这个也不是真心,因为你一思想,这个境界就没了,也不是常住。有的人就说了,又不让我打妄想,又不是什么也不想,那可怎么办?那不是无路可走了吗?佛法妙就妙在这里,它不直接告诉你,就是要把你逼到绝路上,让你自己去参,禅宗有一句话:离四句,绝百非。说也不对,不说也不对。这可难坏了我们这些大凡夫,悟道了的就是大丈夫,我们就是彻彻底底的大凡夫。

楼主说的没错,我们的思想当然不是真心,一切万物都是真心所变现的,所说的真心也只是不得已而说。如果楼主真要明心见性,学理必须通,而楞严经是明心见性最好的书了,必须从七处征心,八还辩见开始,深入研究才行,而不是别人说啥,自己就信啥,要有自己智慧的正确的知见。只有知见正确了,学理通了,修行才不会走歪路,若不修行,修法无义,不可能明心见性,也不可能真正体会证悟到佛菩萨的不可思议境界

四、金刚经的主要内容

本人没有找到这段话的经典出处。不过这段话是合理的,任何的神通都不能毁坏阿赖耶识的,因为阿赖耶识本来不生不灭的,一切诸法包括神通都是依于阿赖耶识而有的,没有了阿赖耶识就没有了神通,也没有了众生、如来,等同于断灭空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