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默契的经典成语

关于默契的经典成语:腹心相照、情同手足、情投意合、如出一辙、天衣无缝、心中有数、心有灵犀、心照神交、心领神会、一唱一和、一拍即合、志同心合、珠联璧合、心心相印、不约而同、心照不宣、一见如故

1、不约而同

解释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例句中军元帅栾书,不约而同,亦至朝门,正遇胥童引兵到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

2、腹心相照

解释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这相知只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例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这相知只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3、心领神会

解释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出处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

例句闻语法要,辄心领神会。(明·赵弼《觉寿居士传》)

4、心照不宣

解释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唯我与子。”后作“心照不宣”。

例句哦,哦,那算是我多说了,你是老门槛,我们心照不宣,是不是!(茅盾《子夜》十一)

5、心心相印

解释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出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例句抚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断无驳回之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6、心照神交

解释心照:心里了解;神交:忘形之交。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谊。

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惟我与子。”

7、心中有数

解释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例句春玲要先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东山交锋做准备。(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

8、一拍即合

解释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例句两个人一个要买,一个要卖,一拍即合,很快成交。

9、珠联璧合

解释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出处《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例句便是你两个,当日无心相遇,也想不到今日珠联璧合,作了同床姐妹。(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

10、情同手足

解释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例句名虽各姓,情同手足。(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一回)

11、情投意合

解释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

例句我们相聚既久,情投意合,岂不知远别为悲?(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八回)

12、天衣无缝

解释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出处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例句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13、一唱一和

解释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出处《诗经·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例句自此一唱一和,渐渐情熟,往来不绝。(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14、一见如故

解释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例句他们俩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15、如出一辙

解释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例句1. 之后整个世纪内的继任者也如出一辙。
2. 比利时和芬兰的情况如出一辙。
3. 阿里托的说法也是如出一辙。
4. 在这个方面,监管者的表现与以往如出一辙。
5. 穆迪对美国评级持负面展望态度的原因与此如出一辙16、心有灵犀

解释灵犀:灵兽犀牛。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例句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5回:“两人心有灵犀。”

17、志同心合

解释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出处明·陆采《明珠记·访侠》:“官居台省,曾叨宠幸,只为爱山水窠巢,早离脱仕途坑阱。喜你志同心合,志同心合,果然堪敬!和你结师生,共老林泉下,同期大道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