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按捺不住和按耐不住有什么区别?

一、按捺不住与按耐不住的区别

只有按捺不住,没有按耐不住。

二、按捺不住和按耐不住两种写法都是正确的吗?

按耐不住的意思是心里急躁,克制不住,同“按捺不住”。

1、读音:按耐不住 [ àn nài bù zhù ] 

2、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4回:“今见惜春又说这句,因按捺不住。”

3、译文:今天看到惜春又说了这句话,所以才克制不住。

4、语法:作谓语;表示人的复杂情感控制不住。

扩展资料

反义词:不动声色

1、读音: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

2、释义: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3、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4、译文:垂着衣带,拿着手板,不露声色,把天下放置得像泰山一样安稳,可以说是是国家重臣了。

三、“按捺不住”和“按耐不住”两种写法都是正确的吗?

按捺不住 [àn nà bù zhù]

按捺不住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ànnà-bùzhù,意思是心里急躁,克制不住。[1]

中文名

按捺不住

外文名

Succumb to

拼音

àn nà bú zhù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解释

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结构

补充式

用法

作谓语

近义词

按纳不住、迫不及待、急不可耐

反义词

不动声色、不露声色、不急不躁

辨误

捺,不能读作“nài”

四、按耐不住是什么意思?

严格来说没有“按耐不住”一词,正确写法应为:“按捺不住”。

按捺不住:心里急躁,克制不住。指无法抑制急躁的情绪,也指对客观趋势不能遏止。按捺:压抑,忍耐。常被误作:按耐不住。

作谓语;表示人的复杂情感控制不住。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仙……按捺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扩展资料:

按捺不住的反义词:不动声色

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形容轻易,不费气力。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紧急情况下。

出自: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

译文:垂下衣带的末端,恭敬地拿着朝笏;不说话,不流露感情,神态镇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