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秋天小草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关于秋天小草的成语:草莽英雄、草长莺飞、寸草春晖、打草惊蛇、结草衔环、绿草如茵、拈花惹草、奇花异草、生机勃勃、生机盎然、香草美人、油然而生、草木皆兵、疾风知劲草、一碧千里

1、打草惊蛇

解释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例句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2、疾风知劲草

解释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出处《后汉书·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尽草。”

例句俗语说:“疾风知劲草。”经过这一段不平凡的日子,人们对于前进的道路是看得更加清楚了,信心也更加坚定了。(峻青《瑞雪图》)

3、结草衔环

解释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例句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

4、绿草如茵

解释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例句无

5、拈花惹草

解释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出处三国志无过说些战伐,也不希咤,终少些团香弄玉,惹草粘花。 元·杨立斋《哨遍》

例句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不免就有游山逛水、拈花惹草的闲人。”

6、奇花异草

解释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出处《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

例句命岸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

7、生机勃勃

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例句我国的第三产业生机勃勃,发展非常迅速

8、油然而生

解释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出处宋朝苏洵《族谱引》:“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例句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油然而生敬意。

9、草莽英雄

解释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

出处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五回:“昔刘邦以亭长而定汉基,朱元璋以布衣而奠明祚……天命所属,多在草泽英雄。”

例句胸前和肩膀上缠着眩着人眼的红色标帜,真是个“草莽英雄”的气慨。(冯铿《红的日记》)

10、草木皆兵

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例句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

11、草长莺飞

解释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例句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12、寸草春晖

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例句(1)对祖国母亲,我们总怀有寸草春晖之情。(2)我是党培养的大学生,我对党总有股寸草春晖之情。

13、香草美人

解释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出处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例句清·龚自珍《浪淘沙·舟中夜起》:“香草美人吟未了,防有蛟听。”

14、生机盎然

解释充满生气和活力的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6章:“春天来了,满山青绿,遍地黄花,它们都生机盎然,而我为什么要死?”

例句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里已是鹅黄遍野,生机盎然,小鸟在密林中自由地欢唱。”

关于秋天小草的词语:一碧千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