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安慰病人的成语:病从口入、沉痼自若、愁潘病沈、祸从口出、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日薄西山、萎靡不振、病入膏肓
1、病入膏肓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例句吾观刘琦过于酒色,病入膏肓,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2、病从口入解释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例句我们要讲究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3、沉痼自若解释沉痼:积久难治的疾病。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
出处《宋史·赵与懽》:“第言端平以来,窜脏吏,禁包苴,戒奔竟,戢横敛,而风俗沉痼自若。”
4、愁潘病沈解释泛指烦恼和疾病。
出处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
例句无
5、气息奄奄解释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乞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例句(1)这个病人已经气息奄奄,医生也已无力挽回了。(2)他爷爷得重病住进了医院,已气息奄奄。
6、人命危浅解释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例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
7、日薄西山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例句君须听取:怕日薄西山,易生愁阻。(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
8、萎靡不振解释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例句我们应该扫除这里的萎靡不振之风,好好地大干一场。
9、祸从口出解释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
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例句在这样“祸从口出”之秋,给自己也辩护得周到一点罢。(鲁迅《华盖集续编·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