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母亲的优点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关于母亲的优点的成语:阿姑阿翁、杯圈之思、不忘母训、断织之诫、恩逾慈母、儿行千里母担忧、寒泉之思、画荻丸熊、画荻教子、画荻和丸、回干就湿、孟母三迁、母慈子孝、母以子贵、如丧考妣、若丧考妣、升堂拜母、施衿结褵、偎干就湿、贤妻良母、咽苦吐甘、曾母投杼

1、阿姑阿翁

解释阿:名词的前缀。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出处见:“阿家阿翁”。

例句既然如此,你我两个,便学个不痴不聋的阿姑阿翁。《儿女英雄传》二三回

2、恩逾慈母

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3、寒泉之思

解释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出处《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例句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凯风》寒泉之思,实钟厥心。”

4、画荻和丸

解释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同“画荻丸熊”。

出处宋·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要写母爱,在儿女小的时候容易表现,如推干就湿、画荻和丸之类,都是儿女小时的事。”

例句无

5、母慈子孝

解释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例句无

6、若丧考妣

解释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出处汉·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例句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鲁迅《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

7、升堂拜母

解释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8、施衿结褵

解释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出处语出《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又《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

例句施衿结褵,虔恭中馈。晋张华《女史箴》

9、偎干就湿

解释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指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说怀耽十月,只从小偎干就湿,几口气抬举他偌大,便恰似燕子衔食。”

例句说不的,成日反你耽心儿来看。《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

10、咽苦吐甘

解释指母亲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婴儿。形容母爱之深。

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七》:“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

例句想着他咽苦吐甘,偎干就湿,怎生抬举。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

11、曾母投杼

解释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例句联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12、孟母三迁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例句陆文夫《文化沧浪宜人居》:“谁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

13、母以子贵

解释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例句任凭他是青楼婢妾,到得收他做了侧室,后来生出儿子,做了官,就可算的母以子贵。(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

14、断织之诫

解释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15、画荻教子

解释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例句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让人深受感动

16、画荻丸熊

解释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出处宋·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抑思善相夫者,何必尽识鹿车鸿案?善教子者,岂皆熟记画荻和丸?”

例句无

17、回干就湿

解释指母亲育儿时,让婴儿居干处,自己就湿处。

出处《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慈母德,实堪哀,十月三年受苦灾;冒热冲寒劳气力,回干就湿费心怀。”

例句无

18、贤妻良母

解释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出处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例句在女子教育,则那里候最时行,常常听到嚷着的,是贤母良妻主义。(鲁迅《坟·寡妇主义》)

19、如丧考妣

解释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出处《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例句1. 那小鲍等连连点头,如丧考妣。
2. 两星期以前那种如丧考妣地急着要谈判的神气,再也不见了。

20、儿行千里母担忧

解释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例句清 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40回:“逢年过节,老太太时常想念,不过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21、不忘母训

解释指不忘记母亲的教诲。

例句寇准不忘母训的事迹真是感人

22、杯圈之思

解释杯圈:不加雕饰的杯具。指思念亡故的母亲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玉藻》:“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