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安慰别人开心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安慰别人开心的成语:百般抚慰、不切实际、充饥画饼、大方无隅、感恩戴德、过屠大嚼、过屠门而大嚼、后会有期、画饼充饥、难舍难分、藕断丝连、一刀两断、大器晚成、指雁为羹、顺其自然

1、百般抚慰

解释用各种方式进行安慰。抚慰:安慰。

出处《中国通史》(第九册)第十一章第三节:“代宗对于河北安史降将虽然一味姑息,百般抚慰,但他们并未感恩戴德,反而视为软弱可欺。”

例句老妇人于是百般抚慰,把自己年轻时抚慰孩子的语句,一一背了出来。《九夜》

2、充饥画饼

解释画个饼子来解饿。比喻虚有其名而无补于实际。也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元·宋方壶《醉花阴·雪浪银涛套·古水仙子曲》:“当初指雁为羹,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例句无

3、大器晚成

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出处《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例句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

4、感恩戴德

解释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例句偶有一个狡滑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5、过屠门而大嚼

解释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出处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例句她做母亲的至少也该让孩子们到马路上睁大了惊异的眼睛,聊且“过屠门而大嚼”。(茅盾《过年》)

6、过屠大嚼

解释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同“过屠门而大嚼”。

出处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然则居东南而谭富强,其犹过屠大嚼。”

例句无

7、后会有期

解释期:时间。以后有见面的时候(用在分别时安慰对方)。

出处元·乔梦符《扬州梦》第三折:“小官公事忙,后会也有期。”

例句女菩萨千万保重!我们后会有期,暂且失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一回)

8、画饼充饥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例句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六出)

9、难舍难分

解释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离。亦作“难分难舍。”。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不免盟山誓海,难舍难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难舍难分,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馆’。”

例句无

10、一刀两断

解释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观此可见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绝了,更不复萌。”

例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和那些不务正业的人一刀两断了。

11、指雁为羹

解释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元 宋方壶《醉花阴 赶苏卿》:“当初指雁为羹,似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例句明·朱有燉《半夜朝元》第一折:“假相期不志诚,恰便似指雁为羹。”

12、不切实际

解释指不符合实际。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例句在确定销售计划之前,应先进行市场调查,以免做出不切实际的预测。

13、藕断丝连

解释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出处唐·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相连。”

例句算了吧,你也不必看得过于眼紧,反正他们是藕断丝连的。(欧阳山《三家巷》二二)

安慰别人开心的词语:大方无隅、顺其自然

词语解释

1、大方无隅:大方:最大的方形;隅:角落,方角,棱角。指最大的方形没有棱角。比喻空泛的大道理没有锋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