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左右为难的成语:不猧不魀、进退两难、进退为难、进退失据、进退双难、进退无据、进退维谷、骑虎难下、去住两难、势成骑虎、硬着头皮、欲罢不能、左右为难、不尴不尬、不间不界
1、不尴不尬解释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
出处《朱子语类》卷三四:“圣人全体极至,没那不间不界底事。”
例句外甥女少不得的是我们养着,牛姑爷也该做出一个主意来,只管不尴不尬住着,也不是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2、不猧不魀解释“猧”念wō;“魀”念gà。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同“不尴不尬”。
例句无
3、进退两难解释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出处宋·李靖《卫公兵法》:“凡攻城之兵……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其师逼追。”
例句孔明曰:“既主公在涪关进退两难之际,亮不得不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
4、进退失据解释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出处《后汉书·樊英传》:“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例句进退失据,两无所容,此可谓调和者之戒矣。(章炳麟《诸子学略说》)
5、进退维谷解释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例句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离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6、进退无据解释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出处《后汉书·樊英传》:“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例句无
7、进退为难解释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同“进退两难”。
出处《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难。”
例句而他们在西北的匪军主力董钊和刘戡,则远在吴庄和柏树墕一线,进退为难。柳青《铜墙铁壁》第九章
8、进退双难解释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同“进退两难”。
出处明·孙柚《琴心记·家徒四壁》:“可怪进退双难,羝羊触藩偏困。”
例句无
9、骑虎难下解释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出处《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例句本月三日抛出的一百万公债,都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干到那里是那里了!(茅盾《子夜》十)
10、左右为难解释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为难,如何是好!”
例句千思万想,左右为难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11、不间不界解释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同“不尴不尬”。
出处《朱子语类》卷三四:“圣人全体极至,没那不间不界底事。”
例句道如大路皆可遵,不间不界难为人。宋·吴泳《赋半斋送张清分教嘉定》诗
12、去住两难解释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
出处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去住两情兮谁具陈。”
例句去住两难,踌躇不决。(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九回)
13、欲罢不能解释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例句设或命运坎坷,从中别生枝节,拖延日久,虽要将就了事,欲罢不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14、势成骑虎解释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不能下来。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出处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例句至于阿勒坛和忽察儿,此时才发觉受了札木合的玩弄,权位还不如在本部的时候,但势成骑虎,懊悔不及了。
15、硬着头皮解释勉强去做难度较大的事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7回:“以后更难相处,只好硬着头皮,老着脸子,追踪前往,不管太后的款待如何,照旧的殷勤伺候。”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两害相权取其轻,椿寿只得硬着头皮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