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宝剑好的词成语:唇枪舌剑、刀光剑影、倒持泰阿、风刀霜剑、干将莫邪、故剑情深、贯斗双龙、挥剑成河、刻舟求剑、口蜜腹剑、龙泉太阿、怒目而视、气冲斗牛、气冲牛斗、若隐若现、神通广大、匣剑帷灯、匣里龙吟、松枝挂剑、案剑瞋目
1、案剑瞋目解释案:同“按”,握住;瞋:瞪眼。握住宝剑,瞪大双眼。
出处《庄子·盗跖》:“案剑瞋目,声如乳虎。”
例句无
2、唇枪舌剑解释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出处元·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
例句日内瓦,话重说。换唇枪舌剑,议倾坛席。(陈毅《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
3、刀光剑影解释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出处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例句香港功夫片中刀光剑影、激烈厮杀的场面扣人心弦。
4、倒持泰阿解释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出处《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例句二子以爱姬示人,掇丧身之祸。所谓倒持泰阿,授人以柄。(宋·乐史《绿珠传》)
5、风刀霜剑解释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林黛玉的《葬花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例句这位老人两鬓斑白,黝黑的脸上刻满了风刀霜剑,说明老人受过不少磨练。
6、干将莫邪解释干将、莫邪:古代宝剑名。锋利的宝剑的代称。
出处《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
例句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1回:“可分雌雄二剑,据说即吴越时干将莫邪夫妻所炼。”
7、故剑情深解释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倢伃为皇后。”
例句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8回:“如今却说李彦青探明曹三意旨,知他故剑情深,不忘喜奎。”
8、贯斗双龙解释形容才能拔萃超群。
出处据《晋书·张华传》载:“晋张华善望气,见斗牛间常有紫气, 固命雷焕为丰城令访之。焕到县,掘狱屋基,得龙泉、太阿两宝剑,华与焕各佩其一。后华死,失剑所在。焕死,焕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 [下续示例]
例句[上接出处]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
9、挥剑成河解释将宝剑一舞,就变出一条河。形容法术高明,神通广大,实力雄厚。
出处元·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二折:“为上将者,挥剑成河,撒豆成兵。”
例句无
10、刻舟求剑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例句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11、口蜜腹剑解释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例句这厮口蜜腹剑,正所为慝怨而友者也。(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五出)
12、怒目而视解释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例句他们俩都是小心眼之人,刚才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大吵起来,竟达到怒目而视的程度。
13、气冲牛斗解释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出处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牛斗,誓将真节报君仇。”
例句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气冲牛斗,举青龙刀望忠便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14、气冲斗牛解释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出处唐·崔融《咏宝剑》:“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真节报君仇。”
例句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气冲斗牛,举青龙刀望忠便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15、若隐若现解释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
例句(1)前方有几个人影,若隐若现,不知是干什么的。(2)远处似乎有一处灯光,隔着小树林若隐若现的。
16、神通广大解释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出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入王母地之处第十一》:“师日:‘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例句这孽畜更做你这般神通广大,也不合佛顶上大惊小怪。(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
17、匣剑帷灯解释帷:帐幕。匣里的宝剑,帐里的明灯,剑气灯光,若隐若现。比喻事情无法掩藏,或故意露出消息引人注意。
出处《西京杂记》卷一:“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於外,与挺剑不殊。”
例句匣剑帷灯法。(清·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法》)
18、匣里龙吟解释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帝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
19、松枝挂剑解释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出处《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例句无
20、龙泉太阿解释指古代的两件宝剑。
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8回:“众夫散出,焕密启其函,见其光芒射目,乃是宝剑二口,靶上刻有字号,名曰龙泉太阿。”
例句我真想拥有龙泉太阿这两把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