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成都的著名成语

描写成都的著名成语:哀哀父母、姹紫嫣红、春光明媚、春晖寸草、春寒料峭、春花秋月、鹑居鷇食、断杼择邻、恩逾慈母、父母恩勤、含辛茹苦、寒泉之思、昊天罔极、花团锦簇、花红柳绿、老牛舐犊、良辰美景、满园春色、孟母三迁、山崩海啸、山清水秀、万紫千红、曾母投杼

1、哀哀父母

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例句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岂不问哀哀父母情肠!(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一折)

2、春晖寸草

解释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例句柳亚子《吊刘烈士炳生》:“春晖寸草恋亲慈,百蹈危机总未知。”

3、春光明媚

解释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出处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例句行够多少山原,历尽无穷水道,不觉的秋去冬残,又值春光明媚。(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4、春花秋月

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例句冬天去了,春天又回来了。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里。(于漪《我与〈千家诗〉》)

5、鹑居鷇食

解释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出处《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6、断杼择邻

解释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7、恩逾慈母

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8、寒泉之思

解释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出处《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例句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凯风》寒泉之思,实钟厥心。”

9、含辛茹苦

解释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出处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例句他想起母亲十多年来含辛茹苦的生活所指望者,就是他,然而现在她将不再看见他的儿子了。(茅盾《一个女性》)

10、昊天罔极

解释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例句亏得祖父抚养成人,以有今日!这昊天罔极之恩,无从补报万一,思之真是令人愧恨欲死!(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

11、花红柳绿

解释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出处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例句史见那郊园野旷,景物芳菲,花红柳绿,仕女游人不断头的走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九回)

12、花团锦簇

解释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例句上下人等打扮的花团锦簇。(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13、老牛舐犊

解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例句老牛舐犊,情所难禁。(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七回)

14、良辰美景

解释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出处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例句虚度了丽日风和,枉误了良辰美景。(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

15、山清水秀

解释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例句我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16、山崩海啸

解释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出处宋·周密《癸辛宋识前集·炮祸》:“诸炮并发,大声如山崩海啸,倾城骇恐,以为急兵至矣。”

例句无

17、万紫千红

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例句整个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大好局面。

18、曾母投杼

解释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例句联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19、姹紫嫣红

解释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例句公园里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一片春天的景象。

20、满园春色

解释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例句林语堂《记春园琐事》:“我未到浙西以前,尚是乍寒乍暖时候,及天目回来,已是满园春色了。”

21、孟母三迁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例句陆文夫《文化沧浪宜人居》:“谁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

22、春寒料峭

解释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例句那是一个阴冷的漆黑之夜。春寒料峭,风雨凄凄。(何为《春夜的沉思和回忆》)

23、父母恩勤

解释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处《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例句父母恩勤,养我身兮。(明·归有光《招张贞女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