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不耻下问的成语:不好意思、不媿下学、不愧下学、不矜不伐、不耻下问、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敏而好学、谦虚谨慎、神气活现、师心自用、移樽就教、功成不居
1、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例句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2、不矜不伐解释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例句自觉笔势如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而一气呵成,说理极其酣畅,而文气不矜不伐,颇为动听。(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3、不好意思解释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出处?
例句沾你的光了,真不好意思,让你破费。
4、不媿下学解释犹言不耻下问。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媿下学。”
例句无
5、不愧下学解释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例句无
6、功成不居解释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例句看他前九首,便是一位努力从王之人,而以功成不居终之。(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六)
7、好为人师解释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出处《孟子·离娄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例句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8、骄傲自满解释看不起别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出处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既登宥密,颇骄傲自满。”
例句我们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不该骄傲自满。
9、居功自傲解释自以为有功劳,觉得了不起。
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
例句居功自傲,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一种表现。
10、谦虚谨慎解释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例句(1)对人要谦虚谨慎,不能粗鲁莽撞。(2)只有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已经取得的成绩。
11、神气活现解释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
出处《茅盾选集 委屈》:“要不是他们神气活现说‘查得到’,那她干脆就去缝制新的了。”
例句最怪的是那批神气活现的流氓,就象狗样。(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12、师心自用解释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例句夫陆王之学,质而言之,则直师心自用而已。(严复《救亡决论》)
13、移樽就教解释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4回:“名九公道:'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例句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
14、敏而好学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例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