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平静的成语描写: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波光鳞鳞、波涛汹涌、大风大浪、风平浪静、海不扬波、皓月千里、河清海晏、惊涛骇浪、静影沉璧、面不改色、平静无事、水波不兴
1、波光粼粼解释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例句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渔帆点点。
2、波涛汹涌解释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例句钱钟书《围城》:“仰天躺在床上,动也不动,一转侧身体里就有波涛汹涌的声音。”
3、大风大浪解释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例句然而她到底是经过无数大风大浪的,深知躲避不了的烦恼,只有昂起头来硬顶。(高阳《母子君臣》)
4、风平浪静解释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例句有孩儿在这里,不要怕他,包管风平浪静。(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
5、海不扬波解释比喻太平无事。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例句冰心《往事》:“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
6、皓月千里解释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7、河清海晏解释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出处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例句诚所谓河清海晏,太平之世界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回)
8、惊涛骇浪解释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唐·田颖《玉山堂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例句又觉得身体动荡,仿佛在惊涛骇浪的小船里。(叶圣陶《地动》)
9、静影沉璧解释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
例句无
10、面不改色解释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我这虎头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例句(秦王)叱左右前缚(蔺)相如,相如面不改色。(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
11、波光鳞鳞解释形容波光像鱼鳞一样层层排列。
例句旅游度假村前面有水质清澈,波光鳞鳞、深不见底、一望无际的水库。
12、水波不兴解释没有涟漪和波纹。形容十分平静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例句清·石玉昆《小五义》第42回:“女娟见风恬浪静,水波不兴,因对简子说道。”
13、碧波荡漾解释碧:青绿色。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例句吴茂盛《驻京办》序篇:“乾隆向东一望,湖面碧波荡漾。”
14、平静无事解释形容非常安全,没有事情发生
出处毛泽东《批判大汉族主义》:“有些是很严重的问题,表面上看来平静无事……故须进行认真的教育,以期一步一步地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