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权志龙的唯美成语: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假公济私、见利忘义、利欲熏心、舍己为公、铁面无私、一心为公、自私自利
1、大公无私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例句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心怀。(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2、国而忘家解释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出处《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例句无
3、假公济私解释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出处《汉书·杜业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例句现在那些招摇撞骗,假公济私的玩意儿太多了。(欧阳山《三家巷》二六)
4、见利忘义解释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出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例句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5、利欲熏心解释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出处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例句故凡进此阵内,为其蛊惑,若稍操持不定,利欲熏心,无不心荡神迷,因而失据。(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
6、舍己为公解释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出处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例句我们从小就应当培养自己具有舍己为公的好品德。
7、铁面无私解释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例句咱队的会计可算得上铁面无私,不合乎制度的事凭谁来也休想得到通融。
8、自私自利解释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出处《晋书·潘尼传》:“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列子·杨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
例句我么?你问我么?我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柔石《二月》二)
9、公而忘私解释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出处《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例句这两位同学的破釜沉舟,公而忘私的勇气,是使我私心佩服的,(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10、一心为公解释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例句我一心为公,却换得如此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