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比喻成花的成语:弊车羸马、并日而食、不名一钱、赤贫如洗、得过且过、今吾非故吾、牛衣对泣、穷困潦倒、别无长物、胸无大志、一无所有
1、弊车羸马解释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出处《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注引《续汉书》:“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例句宋·苏辙《上皇帝书》:“譬如弊车羸马而引丘山之载,幸而无虞,犹恐不能胜。”
2、得过且过解释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例句但是吃烟人的脾气,总是得过且过,那一个是真心肯戒。(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一回)
3、牛衣对泣解释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出处《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例句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搔首踟蹰,牛衣对泣而已。(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义猫》)
4、胸无大志解释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例句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5、一无所有解释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出处《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例句如今凤姐儿一无所有,贾琏外头债务满身。(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六回)
6、别无长物解释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例句他们除双手外,别无长物,其经济地位和产业工人相似。(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7、赤贫如洗解释赤贫:穷得一无所有。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先哲丛谈物茂卿》:“初卜居于芝街,时赤贫如洗,古耕殆不给衣食。”
例句他老人家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家里仍然赤贫如洗。(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
8、穷困潦倒解释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出处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例句破了房县,又有一些穷困潦倒而没有出路的读书人参加了他的义军。(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三章)
9、并日而食解释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出处《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例句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10、不名一钱解释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汉·王充《论衡·骨相》:“通有盗铸钱之罪,景帝考验,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
例句他自己是不名一钱的,如何去得,惟有向亲朋借贷。(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
把生活比喻成花的词语:今吾非故吾
词语解释
1、今吾非故吾:吾:我;故:过去。今天的我不是过去的我了。指对过去有悔悟、否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