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人物想法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人物想法的成语:安常守故、不明事理、大智若愚、诡计多端、糊里糊涂、足智多谋

成语安常守故

拼音ān cháng shǒu gù

解释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出处明·海瑞《申军门吴尧便宜五事文》:“本院非安常守故人也。至任以来,千万人以鼓舞作兴,翻然改革望之矣。”

例句他长期以来安常守故,缺乏锻炼,因而经不起挫折。

成语大智若愚

拼音dà zhì ruò yú

解释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例句执雌守黑,不敢自遂,大智若愚,于是乎在。(章炳麟《箴新党论》)

成语诡计多端

拼音guǐ jì duō duān

解释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例句只为他诡计多端,生相凶恶,大家送他绰号,叫做李“鬼子”。(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成语糊里糊涂

拼音hú lǐ hú tú

解释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例句糊里糊涂是办不好事的。

成语足智多谋

拼音zú zhì duō móu

解释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例句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描写人物想法的词语:不明事理

词语解释

1、不明事理: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