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班级团结励志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班级团结励志的成语:晨钟暮鼓、风雨同舟、和衷共济、患难与共、精诚团结、举国一致、卷土重来、良药苦口、磨杵作针、破釜沉舟、群威群胆、群策群力、人定胜天、同力协契、铜墙铁壁、万众一心、问心无愧、闻鸡起舞、吴越同舟、悬梁刺股、志在四方、众虎同心、白手起家、金石为开、投笔从戎、众志成城

1、白手起家

解释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荣显。”

例句你看,他发了多少财,白手起家,靠的是谁?如今也忘了水源头了,墙上的草,两边倒着呢。(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晨钟暮鼓

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例句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3、风雨同舟

解释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例句他俩是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战友。

4、和衷共济

解释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出处《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例句他见了启事便跑到书店里来,谈了些和衷共济的话。(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5、患难与共

解释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例句高桂英毕竟是他的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和好帮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三章)

6、金石为开

解释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例句精诚所至。贞心不寐,死后重谐。(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

7、精诚团结

解释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出处《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例句困难当头,更要精诚团结。

8、举国一致

解释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例句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毛泽东《论持久战》)

9、卷土重来

解释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出处唐·杜牧《题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例句他们要挣扎,他们要变天,他们要卷土重来。(曲波《林海雪原》一)

10、良药苦口

解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例句夫良药苦口,惟冼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三国志·吴志·孙奋传》)

11、磨杵作针

解释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

例句只要工夫下得深,总有磨杵作针的一天。

12、人定胜天

解释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出处《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宋·刘过《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例句彼虽不来,宁禁我不往,登门就之,或人定胜天不可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萧七》)

13、铜墙铁壁

解释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梧》楔子:“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例句宋江自引了前部人马,转过独龙岗后面来看祝家庄时,后面都是铜墙铁壁,把得严整。(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八回)

14、同力协契

解释犹言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例句无

15、万众一心

解释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例句万众一心,同声呼吁,力抗汉奸,唤醒政府。(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0八回)

16、闻鸡起舞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例句岳飞从小立下报国志向,闻鸡起舞,苦练武艺,终于成为一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17、问心无愧

解释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自可以问心无愧。”

例句我每天努力工作,用我的热情,我的心血去培养祖国的花朵,我觉得问心无愧。

18、吴越同舟

解释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例句我们要学吴越同舟,一致抗日

19、悬梁刺股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例句我悬梁刺股年复年,把铜雀磨穿。清·李渔《比目鱼·赠行》

20、志在四方

解释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例句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5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

21、群策群力

解释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出处汉·扬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例句至于自强之道,求其在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群策群力,庶有成功。(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

22、群威群胆

解释威:力量;胆:胆识。集中群众的力量和胆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出处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例句他率领小分队和民兵,紧密配合,群威群胆,迅速扫平了威虎山。

23、破釜沉舟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例句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24、投笔从戎

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例句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投笔从戎”的经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25、众志成城

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例句段祺瑞既得国务员同情,便以为众志成城,正可一战。(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八回)

26、众虎同心

解释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

例句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