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奋斗拼搏的成语:毙而后已、不进则退、蹈厉之志、发愤图强、寒冬腊月、鸿鹄之志、坚强不屈、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艰难困苦、利深祸速、力争上游、埋头苦干、千日斫柴一日烧、千日打柴一日烧、任重道远、任重道悠、死而后已、松柏后凋、衔沙填海、有志之士、有进无退、中道而废、专心一意、知难而进、一事无成、自强不息、矢志不渝、衔石填海
1、蹈厉之志解释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
出处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
例句他从小就有蹈厉之志
2、鸿鹄之志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例句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
3、寒冬腊月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例句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
4、坚强不屈解释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出处荀况《荀子·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例句面临绝路,后有追兵,坚强不屈的战士呵,纵身跳下悬崖。
5、坚韧不拔解释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例句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
6、艰难困苦解释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出处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例句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7、艰苦奋斗解释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例句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
8、利深祸速解释获利愈多,灾祸来得愈快。
出处《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9、力争上游解释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出处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例句新中国的青少年,要有力争上游、不甘人后的精神。
10、任重道远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例句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任重道远。
11、任重道悠解释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同“任重道远”。
出处《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例句功大力薄,任重道悠,徒怀寸心,行将白首。宋·司马光《谢赐资治通鉴序表》
12、矢志不渝解释表示永远不变心。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例句高云览《小城春秋》第17章:“她爱的是四敏!矢志不渝的爱着。”
13、死而后已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例句臣披肝沥胆,尚不能补报皇上之恩。今奉诏命,敢不竭力尽忠,死而后已。(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三回)
14、松柏后凋解释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出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例句南朝·梁·沈约《修竹弹甘蕉文》:“非有松柏后凋之心。”
15、一事无成解释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出处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例句员乃投镜于地,痛哭曰:“一事无成,双鬓已斑,天乎,天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16、有进无退解释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军中无戏言!吾二人当亲冒矢石,昼夜攻之,有进无退。”
例句左右横排断后刀,有进无退退则杀。(清·黄遵宪《冯将军歌》)
17、有志之士解释士:对人的尊称。指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出处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例句此洪君是广东有志之士,与弟莫逆交,都不用客气。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五回
18、自强不息解释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例句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9、中道而废解释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例句他绝对自信他不是中道而废的软背脊的人儿。茅盾《创造》三
20、专心一意解释一心一意。
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其专心一意毋贷,近医药以自持。”汉·陆贾《新语·怀虑》:“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
例句无
21、毙而后已解释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例句公尔忘私,毙而后已,是岂寻常所可及哉!明·田汝成《阿寄传》
22、埋头苦干解释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例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3、千日打柴一日烧解释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也比喻平时积攒,一朝花费。同“千日斫柴一日烧”。
例句无
24、千日斫柴一日烧解释①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②比喻平时积攒,一朝花费。亦作“千日打柴一日烧”。
例句无
25、衔沙填海解释犹言衔石填海。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
出处衔沙填海志,炼石补天情。 明·何景明《送吕子迁右给事中》诗
例句无
26、衔石填海解释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例句无
27、不进则退解释不前进就要后退。
出处《邓析子·无后篇》:“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
例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外语也是一样,一刻也放松不得。
28、发愤图强解释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出处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发愤图强,彻底革命。 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
例句你越是发愤图强,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你得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否则就一事无成。(老舍《鼓书艺人》十七)
29、知难而进解释迎着困难上。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例句我们在学习中要知难而进,绝不可知难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