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患未然是什么意思
防患未然,也称防患于未然,是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的意思。其中患是灾祸的意思;未然是指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
出自《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意即:君子当思谋远虑,事成之后,就要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弊端,防患于未然,做好预防措施。
防患未然的同义词有:防祸于未然、防患未萌。
扩展资料:
在管理学上,防患于未然属于前馈控制。危机的发生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往往寓于必然性之中。古人主张在管理活动中要大胆假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事先采取措施以防不测,而且更为深刻的是,古人认为这种事先的预防与预控,要比事后的应急补救更为重要。
古人主张一旦发现事情的微动征兆,便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行动,不要待到事情已经发展到无可救药时才手忙脚乱被动应对;同时还认为:如果能够在管理活动之初就注意研究并把握各种哪怕是十分微小的扰动因素,便能掌控事物运行全过程的主动权,从而获得管理的成功。
典型的前馈控制有:把烟囱改弯不使火星窜出,使柴草远离烟囱不使接触火源,是防止火灾发生的前馈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患于未然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我-我国古代前馈控制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二、防患未然的意思是什么
[简]防患于未然 [繁]防患於未然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语本《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唐 陆贽 《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非止排难於变切,亦将防患於未然。” 清 程麟 《此中人语·成衣匠》:“善於治家者,尚其防患於未然哉。”亦作“ 防患于未然 ”。 王西彦 《夜宴》五:“昨天省里就来了密令,叫注意这个问题,说为了防患于未然。”亦省作“ 防患未然 ”。《明史·于谦传》:“中原多流民,设遇岁荒,啸聚可虞。乞敕内外守备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最可笑的是他们对于已经错定的,无可如何,毫无改革之意,只在防患未然,不许‘新错’,而又保护‘旧错’,这岂不可笑。”
三、“防患未然”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拼音] wèi yǔ chóu móu
[释义]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语出]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正音] 缪;不能读作“miào”。
[辨形] 缪;不能写作“谬”。
[近义] 有备无患 防患未然
[反义] 临渴掘井
[用法] 形容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复杂式。
[例句] 为了迎战本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未雨绸缪,加紧训练。
防患未然
[拼音] fáng huàn wèi rán
[释义] 防:防备;患:灾祸;然:这样;如此;未然:没有成为事实;没有这样。在事故或灾难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语出] 《汉书·外戚列传下》:“事不当时固争;防患于未然。”
[正音] 患;不能读作“chuàn”。
[辨形] 未;不能写作“末”。
[近义] 防微杜渐 有备无患
[反义] 临渴掘井 江心补漏 患至呼天
[用法] 常用于预防事故、灾难的发生或预防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防患未然和“未雨绸缪”;都有“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来预防”的意思;“未雨绸缪”是直陈性的;偏重在“备”。防患未然能用来表示“防止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未雨绸缪”不能。
[例句] 春季到来了,各单位应做好消防工作,防止火灾的发生,使其防患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