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以前美好的成语:不省人事、苍黄翻复、苍黄反复、唱对台戏、触目如故、穿窬之盗、春去秋来、春意阑珊、蹉跎时日、蹉跎日月、蹉跎岁月、殆无虚日、颠来倒去、反复无常、放马后炮、非昔是今、念念不忘、人情世故、日月蹉跎、岁月蹉跎、虚度光阴、一统天下、自我作古、班荆道故、不堪回首、不念旧恶、不忘沟壑
1、班荆道故解释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
例句一次邂逅相逢,一次班荆道故,竟使一位艺术殉道者在冥冥里忽闻天籁,于混沌中顿悟禅机。”(李存葆《伏虎草堂主人》)
2、不堪回首解释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出处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例句诚有令人不堪回首者,则我今日之临眺于此,虽百年之久,曾不能以一瞬尔(清·无名氏《杜诗言志》)。
3、不念旧恶解释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出处《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例句谁叫咱们有不念旧恶的泱泱大国之风。”(俞平伯《我生的那一年》)
4、苍黄翻复解释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出处《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5、唱对台戏解释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40章:“他们喊他们的,咱们不跟他们唱对台戏。”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6章:“这些摊贩吆喝声四起,像是专门和县剧团唱对台戏。”
6、触目如故解释触目:目光所及。故:旧的,过去的,本来的。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样子。
出处宋·李昌令《乐善录·洪州刘生》:“未周岁,公主忽告殂,国主不胜其哀,怒曰:‘吾不敢复见刘生,其官物不一与,遣归洪州。’生恍疑梦觉,触目如故。”
例句他回到久别的故乡,触目如故,倍感亲切
7、穿窬之盗解释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例句伤残犹剽掠之徒,贪鄙胜穿窬之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
8、苍黄反复解释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例句无
9、春去秋来解释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明·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例句春去秋来,他觉得自己真的老了。
10、蹉跎时日解释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郎君奉尊堂之命,远来游学,不可蹉跎时日。”
例句事势多歧,筑室道谋,蹉跎时日。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8回
11、殆无虚日解释殆:几乎;虚:空。几乎没有一天空着。形容几乎天天如此。
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先自前一月来,次第按试习仪,殆无虚日。”
例句旋吴之后,文宴过从,殆无虚日。(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序》)
12、颠来倒去解释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将简帖儿掂,将妆盒儿按,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例句茅盾《路》五:“有这样盘算,在他心头颠来倒去。”
13、反复无常解释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出处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例句叫我怎么能赦你这反复无常的罪呢!(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七回)
14、非昔是今解释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出处《宣和书谱·隶书叙论》:“秦并六国一统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是今。”
15、放马后炮解释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可是迟了。”
例句无
16、念念不忘解释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例句此吾所以感刻于心,而念念不忘者也。(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17、人情世故解释为人处世的道理。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回:“正是人情世故,转面炎凉。”
例句他从小就在外面闯荡,所以对人情世故很是练达。
18、日月蹉跎解释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出处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例句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八回:“年逾三十,一事无成,日月蹉跎,老将至矣!”
19、岁月蹉跎解释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掉了。
出处明·张凤翼《灌园记·君后授衣》:“倘我不能报复而死,埋没了龙家的豹韬,枉蹉跎岁月一死鸿毛。”
例句清·郑燮《浪淘沙·和洪觉范潇湘八景》:“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几番风浪几晴和。”
20、一统天下解释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出处《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例句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21、自我作古解释作古:创始。由我创造。指不沿袭前人。
出处唐·刘知己《史通·称谓》:“唯魏收远不师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无所宪章。”
例句康乐称太傅为宗衮,子建称孟德为家王,皆自我作古。(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
22、不忘沟壑解释沟壑: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出处《孟子·万章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例句尝曰:“士求自立,当自不忘沟壑。”(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
23、不省人事解释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出处宋·汪应辰《与朱元晦》:“问其无所苦否,则曰‘无事,无事’。寻即不省人事。”
例句大作又说我“大声疾呼”之后,不过几年,青年就只能说外国话。我以为是不省人事之谈。(鲁迅《集外集拾遗·报“奇哉所谓……”》)
24、蹉跎日月解释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出处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例句徒使度外之士,摈弃而不得骋,蹉跎日月而老将至矣。(宋·陈亮《上孝宗皇帝书》)
25、蹉跎岁月解释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出处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例句倘我不能报复而死,埋没了龙家的豹韬,枉蹉跎岁月一死鸿毛。(明·张凤翼《灌园记·君后授衣》)
26、春意阑珊解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出处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例句柳飞绵花瓢瓣,又一番春意阑珊。(元·方伯成《端正好·忆别》)
回忆以前美好的词语:虚度光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