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内容

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内容:大江东去、点点滴滴、东西南北、风流人物、风马牛不相及、高处不胜寒、海阔天空、江山如画、流水落花、满园春色、莫明其妙、千里共婵娟、千金难买、琼楼玉宇、人比黄花瘦、人约黄昏、山长水阔、声色俱厉、水调歌头、似曾相识、岁寒三友、寻寻觅觅、一语双关、异曲同工、雨打梨花、八声甘州、白衣苍狗、悲欢离合、冷冷清清、…

1、白衣苍狗

解释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出处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例句正是白衣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明·张景《飞丸记·梨园鼓吹》

2、东西南北

解释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例句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清·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

3、风流人物

解释风流:英俊的、杰出的。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有时也指举止潇洒或惯于调情的人。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例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

4、风马牛不相及

解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出处《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例句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风马牛不相及。(郭沫若《百花齐放·杜鹃花》)

5、海阔天空

解释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出处唐·玄览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例句人们总羡慕海阔天空,以为一片茫茫,无边无界,必然大有可观。(朱自清《飞》)

6、江山如画

解释山川、河流美如画卷。

出处宋·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例句苍天无语,江山如画,一片残阳西挂。(梁启超《劫灰梦传奇·独啸》)

7、人约黄昏

解释人在黄昏时约会。指情人约会。

出处宋·欧阳修《生查子》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在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散了客宾,早教我急煎煎心困,我则怕辜负了人约黄昏。”

例句柳梢头晚上天街静,又早人约黄昏,论秋月四时偏胜。明·祝允明《八声甘州》词

8、似曾相识

解释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出处宋·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例句瞿秋白《赤俄之归途》:“忽然有一位似曾相识的女郎跑来,才为我解围。”

9、岁寒三友

解释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出处元·白朴《朝中措》:“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

例句钱钟书《围城》:“这东西跟蚊子臭虫算得小饭店里的岁寒三友,现在刚是深秋天气,还显不出它们的后凋劲节。”

10、山长水阔

解释比喻道路遥远艰险。指见“山长水远”。

出处宋·晏殊《蝶恋花》词:“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例句无

11、水调歌头

解释词牌名。

出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例句无

12、异曲同工

解释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例句至诚虽是个小弟弟,又是个“书朋友,他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却骎骎乎与大哥异曲同工。(朱自清《序叶氏兄弟的第二个集子》)

13、悲欢离合

解释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例句老船工熟悉黄河,知道几十年来这里发生的沧桑变化,悲欢离合。

14、流水落花

解释形容春残的景象。也比喻好时光的消逝。

出处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例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弹得一时金戈铁马破空而来,一时流水落花悠然而去。”

15、满园春色

解释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例句林语堂《记春园琐事》:“我未到浙西以前,尚是乍寒乍暖时候,及天目回来,已是满园春色了。”

16、莫明其妙

解释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魏翩仞莫明其妙,陶子尧却不免心上一呆。”

例句这个人与众不同,常有些令人莫明其妙的惊人之举。

17、琼楼玉宇

解释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翟乾祜于江岸玩月,或问:‘此中何有?’翟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琼楼玉宇烂然。”

例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宋·苏轼《水调歌头》词)

18、一语双关

解释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86章:“又转脸看看弯弯绕这伙子人,一语双关地说:‘我再宣布一声,谁想浑水摸鱼,挑拨是非,那是办不到。’”

例句无

19、大江东去

解释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出处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例句曹靖华《智慧花开烂如锦》:“早被我们伟大的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的巨掌击退,如大江东去,永不复返了。”

20、声色俱厉

解释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晋书·明帝纪》:“(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日:‘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例句达夫更决绝地说了一句,“不停办我是不寄稿的!”说得有点声色俱厉的程度。(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21、冷冷清清

解释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

出处元·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冷冷清清潇湘景晚风生,淅留淅零暮雨初晴,皎皎洁洁照橹篷剔留团栾月明。”

例句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之后,才慢慢地起来。”

22、千金难买

解释形容某物的珍贵,不能用金钱买到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腰肢未盈一掬,诚为软玉温香,千金难买,不胜欢娱。”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那真正千金难买。’胡雪岩拱手道谢,‘就托郁四哥替我约一约。’”

23、雨打梨花

解释比喻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

出处南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例句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25回:“只留下一件贴身小袄,好一似雨打梨花,风吹桃片。”

24、高处不胜寒

解释胜:承受,经得起。站在高处经不起风寒。比喻人身居高位感觉到孤单寂寞

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兼怀子由》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例句张平《抉择》:“真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25、寻寻觅觅

解释觅:找寻。指反复寻求探索。形容六神无主,像是找寻失掉的东西似的

出处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朱铁口寻寻觅觅,找出来四样古玩。”

26、点点滴滴

解释一点一滴地落下,形容数量非常少

出处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例句王朔《我是你爸爸》:“阳光明媚,点点滴滴洒在民房的房脊瓦片上。”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内容:千里共婵娟、人比黄花瘦、八声甘州、山抹微云、我欲乘风

词语解释

1、人比黄花瘦:黄花:指菊花。人比菊花还要瘦弱。比喻人憔悴,暗示相思之深。

2、八声甘州:1.词牌名。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唐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3、千里共婵娟:婵娟:指月亮。千里范围内的人共享明月。比喻不同地域的人共同享受同一样的良辰美景。

4、山抹微云:1.宋秦观有《满庭芳》词,为苏轼所赏识。因词中有"山抹微云"句,故苏戏为句云:"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见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温(范温)尝预贵人家会,贵人有侍儿,善歌秦少游长短句,坐间略不顾温。温亦谨,不敢吐一语。及酒酣欢洽,侍儿者始问:'此郎何人耶?'温遽起,叉手而对曰:'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闻者多絶倒。"范温,秦观婿。后因以为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