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表示读书有益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表示读书有益的成语: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览群书、才高八斗、浮光掠影、精益求精、开卷有益、满腹经纶、浅尝辄止、字斟句酌、学富五车、博古通今、一目十行

1、博古通今

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例句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博古通今。(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2、博览群书

解释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例句(1)许多学者都能博览群书,广采众家之长。(2)我国许多大教授都是博览群书,智慧过人。

3、博学多才

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例句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

4、博学多闻

解释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例句博学多闻,性气英迈,幅巾布裘,游于东西两浙间。(明·瞿佑《剪灯新话·修文舍人传》)

5、才高八斗

解释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例句左宗棠这人虽然才高八斗,器量却不开阔。(唐浩明《曾国潘》)

6、浮光掠影

解释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出处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例句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7、精益求精

解释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例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8、开卷有益

解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出处晋·陶潜《与子俨等疏》: “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例句开卷有益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们历来提倡多读书,读好书。

9、浅尝辄止

解释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例句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10、学富五车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例句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11、一目十行

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例句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12、字斟句酌

解释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例句他说话从不随随便便,而是字斟句酌。

13、满腹经纶

解释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出处《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例句仲老,真佩服,满腹经纶!这果然是奥妙!(茅盾《子夜》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