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个人风格的成语:傲骨嶙嶙、不劣方头、沉静寡言、动心忍性、方头不律、方头不劣、刚中柔外、乖僻邪谬、豪迈不群、蕙心兰质、姜桂之性、廓达大度、默化潜移、南鹞北鹰、奴颜媚骨
1、傲骨嶙嶙解释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2、不劣方头解释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出处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四折:“俺这里有个裴炎,好生方头不劣。”
例句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似火上浇油。(《元曲选·陈州粜米》)
3、沉静寡言解释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出处《逸周书·官人解》:“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貌者也。”
例句巴金《寒夜》:“现在她比平时讲话多,他却较以前沉静寡言。”
4、动心忍性解释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出处《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例句古之贤哲,孰不病贫?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动心忍性,方为志人。(明·赵弼《疥鬼对》)
5、方头不劣解释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出处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四折:“俺这里有个裴炎,好生方头不劣。”
6、乖僻邪谬解释乖:乖张,不顺;僻:孤僻。指性格古怪孤僻,不近人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
例句其乖僻邪谬不过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7、蕙心兰质解释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出处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8、豪迈不群解释群:合群。因性格豪放不拘小节而与周围的人处不到一块去。
出处《明史·庄杲传》:“庄杲,字孔愓,江浦人。自幼豪迈不群,嗜古博学。”
例句无
9、姜桂之性解释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出处《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例句曾于桂花楼中张宴,诸味尽为花气所夺,惟姜酱不就味。姜桂之性,老而愈辣,以喻忠节之气,洵不虚也。(《浮生六记》卷四)
10、廓达大度解释廓达:宽宏、通达。性格宽宏,通情达理。
出处太平天国 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劝谕清朝官兵暗投明檄》:“尔等抑知我天朝廓达大度,胞与为怀,不分新旧兄弟,皆是视同一体。”
例句尔等抑知我天朝廓达大度,胞与为怀,不问新旧兄弟,皆视同一体。(太平天国·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劝谕清官兵弃暗投明檄》)
11、默化潜移解释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同“潜移默化”。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治道》:“然后民知善之当为,恶之可耻,默化潜移,而服从乎圣人。”
例句无
12、南鹞北鹰解释鹞、鹰:两种猛禽。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出处《晋书·崔洪传》:“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13、奴颜媚骨解释媚骨:谄媚的性格。奴才相,贱骨头。形容卑鄙无耻地奉承别人。
出处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例句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4、方头不律解释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同“方头不劣”。
出处元·郑廷玉《金凤钗》:“见一个方头不律的人,欺侮一个老年,打扯他跳河。”
例句无
15、刚中柔外解释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出处《三十六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