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生命传承的成语:豆蔻年华、风华正茂、厚德载物、鞠躬尽瘁、枯枝再春、枯木再生、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匹夫有责、生意盎然、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生生不息、生气勃勃、死而后已、星火燎原、朝气蓬勃、壮心不已、自强不息、顽强不屈
1、豆蔻年华解释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例句方方正值豆蔻年华,十分漂亮。
2、风华正茂解释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例句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3、厚德载物解释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例句宗璞《东藏记》第一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鞠躬尽瘁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例句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尽瘁。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
5、枯木再生解释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出处宋·苏辙《陈汝义学士南京谢表》:“岂谓圣恩未弃,见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
6、老当益壮解释当:应该;部分国: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例句剑波朝着这两位坚守职务的老森铁员工,伸了一下大拇指头,“真英雄,老当益壮。”(曲波《林海雪原》一六)
7、老骥伏枥解释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例句用飞龙在天,对老骥伏枥。(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
8、匹夫有责解释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例句余深有味其言,匹夫有责之说,今人以为常谈,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经济之云云。(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9、生机勃勃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例句我国的第三产业生机勃勃,发展非常迅速
10、生气勃勃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例句生活中最主要的仍然是那些向上的,生气勃勃、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带有极大想象的东西。(徐迟《特写选·序言》)
11、生生不息解释不断地生长、繁殖。
12、死而后已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例句臣披肝沥胆,尚不能补报皇上之恩。今奉诏命,敢不竭力尽忠,死而后已。(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三回)
13、星火燎原解释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
出处《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例句农民起义初起时规模不大,但因为人民大众的支持,很快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14、自强不息解释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例句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5、壮心不已解释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例句无
16、枯枝再春解释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出处明·无名氏《白兔记·团圆》:“姻缘本是前生定,故令个白兔来引,艰辛,今喜得枯枝再春。”
例句无
17、朝气蓬勃解释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例句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
18、生机盎然解释充满生气和活力的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6章:“春天来了,满山青绿,遍地黄花,它们都生机盎然,而我为什么要死?”
例句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里已是鹅黄遍野,生机盎然,小鸟在密林中自由地欢唱。”
19、生意盎然解释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例句雨后的春笋呈现一遍生意盎然的景象
20、顽强不屈解释屈:屈服。坚韧、刚毅,用于顽强的毅力,毫不屈服。
出处《荀子·法行》:“顽强而不屈,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