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说一些鼓励人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说一些鼓励人的成语:策顽磨钝、笃志好学、发愤忘食、焚膏继晷、鸡鸣而起、囊萤映雪、勤能补拙、勤学好问、手不释书、夕寐宵兴、学如不及、学无止境、业精于勤、引锥刺股、昼耕夜诵、孜孜不倦

1、策顽磨钝

解释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我可也为甚的甘受贫,不厌勤,抵多少策顽磨钝,也只为不如人,学做儒人。”

例句无

2、发愤忘食

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例句既这样发愤忘食起来,也好,就由你去。(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3、焚膏继晷

解释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例句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焚膏继晷,以致损明。(清·张潮《虞初新志·三侬赘人广自序》)

4、鸡鸣而起

解释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出处《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例句鸡鸣而起,孜孜焉,亦不为利。(唐·韩愈《上宰相书》)

5、囊萤映雪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例句无

6、勤能补拙

解释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例句(1)他的手脚虽然慢些,但勤能补拙,因为不停手地干,一天出的活也不少。(2)一勤天下无难事,勤能补拙,所以只要勤勉不懈,谁都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

7、勤学好问

解释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例句无

8、学无止境

解释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出处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例句梁实秋《学问与趣味》:“学无止境,一生的时间都嫌太短。”

9、夕寐宵兴

解释晚睡早起。形容勤奋不息。同“夙兴夜寐”。

出处《南史·宋纪上·武帝》:“是故夕寐宵兴,搜奖忠烈;潜构崎岖,遇上履虎;乘机奋发,义不图全。”

例句无

10、引锥刺股

解释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例句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要知男儿知悔后,引锥刺股并非难。”

11、昼耕夜诵

解释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例句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白天工作,晚上念夜大,回家后还要复习功课,真有昼耕夜诵的精神。

12、笃志好学

解释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侯霸传》:“霸矜严有威容,家累千金,不事产业。笃志好学,师事九江太守房元。”

例句无

13、手不释书

解释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北史·序传·李义雄》:“义雄有识悟,勤学,手不释书。”

例句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

14、业精于勤

解释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例句自学成才者的一条共同经验就是业精于勤。

15、孜孜不倦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例句他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说一些鼓励人的词语:学如不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