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表示一切都完了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表示一切都完了的成语:冰消瓦解、大江东去、关门大吉、灰飞烟灭、戛然而止、鸣金收兵、日落西山、寿终正寝、休兵罢战、烟消云散、烟消火灭、云消雾散、止戈散马、行将就木、尘埃落定

1、灰飞烟灭

解释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例句岂知转眼之间灰飞烟灭,金山化作冰山,极是不难的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2、戛然而止

解释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出处清·章学诚《文史统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

例句就这一句,戛然而止,听来格外令人注意。(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3、鸣金收兵

解释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出处《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例句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七回

4、寿终正寝

解释寿终:年纪很大才死;正寝:旧式住宅的正房。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一回:“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

例句这样看来,邮递这条路是要断绝了,刊物也就不免寿终正寝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流亡》)

5、行将就木

解释行将:将要;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例句但老夫行将就木,只求晚年残喘。(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6、烟消火灭

解释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七回:“若是这位武弁老爷,当时认个不是,赔个笑脸,这件事儿也就烟消火灭的了。”

7、云消雾散

解释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出处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例句经过彻夜长谈,我俩之间的误会全部云消雾散了。

8、止戈散马

解释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出处《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止戈散马,各事家业。”

例句无

9、冰消瓦解

解释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晋·成公绥《云赋》:“于是玄气仰散,归云四聚;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例句公以深谋,出其不意,雾廓云除,冰消瓦解。(《隋书·杨素传》)

10、休兵罢战

解释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楔子:“只不过休兵罢战还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寻。”

例句无

11、大江东去

解释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出处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例句曹靖华《智慧花开烂如锦》:“早被我们伟大的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的巨掌击退,如大江东去,永不复返了。”

12、关门大吉

解释指商店倒闭或企业破产停业。

出处茅盾《子夜》五:“现在他们维持不下,难免要弄到关门大吉,那也是中国工业的损失。”

例句现在他们维持不下,难免要弄到关门大吉。(茅盾《子夜》五)

13、日落西山

解释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出处《上唐书·音乐志》:“‘栖鸟夜飞’,沈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败前,思归京师,故歌和云:‘日落西山还去来。’”

例句财主们已经是日落西山,红不过一会儿了。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4、烟消云散

解释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出处《朱子全书·治道二·祯异》:“使一日之间,云消雾散,尧天舜日,廓然清明。”

例句他的兴致被突然传来的坏消息吹得烟消云散。

15、尘埃落定

解释尘埃:细小的灰尘。尘埃全部落下。比喻事情已经结束

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11章:“我看到土司官寨倾倒腾起了大片尘埃,尘埃落定后,什么都没有了。”

例句吴茂盛《驻京办》第12章:“S局长、市长、驻京办主任、副主任的案件基本上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