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代表的心情的成语:黯然销魂、百感交集、悲愤填膺、动人心弦、感人肺腑、感激涕零、激昂慷慨、慷慨激昂、情不自禁、心潮澎湃、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兴高采烈、悲喜交集
1、黯然销魂解释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例句“无言独上西楼”,深闺的空寥,弥漫在漠漠的冥色里,离情别绪,黯然销魂!(郭枫《且饮一杯寂寞》)
2、百感交集解释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例句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3、动人心弦解释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处徐迟《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许多动人心弦的建筑物呢?还只在蓝图上。”
例句这是一场动人心弦的比赛。
4、感激涕零解释涕:眼泪;零:落。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
出处唐·刘禹锡《平蔡行》诗:“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例句贾政听了,感激涕零,叩首不已。(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七回)
5、感人肺腑解释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出处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例句他在会上的发言感人肺腑。
6、激昂慷慨解释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例句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三章:“这一顿数落激昂慷慨,义正辞严。”
7、慷慨激昂解释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例句在东京聚首时,一谈到国事上来,总要谈得慷慨激昂,而且有点口角流沫。(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8、心潮澎湃解释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出处臧克家《得识郭老五十年》:“字里行间,有一种高亢的声音在呼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种呼风唤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壮气魄使得你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例句这特大喜讯怎能不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9、心花怒放解释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例句想起这件高兴事,不觉心花怒放。
10、欣喜若狂解释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例句全班同学欣喜若狂,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11、兴高采烈解释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例句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了。(茅盾《子夜》四)
12、悲喜交集解释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晋书·王廙传》:“当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奉瞻大礼,闻问之日,悲喜交集。”
例句悲喜交集的父亲紧紧抱住了久别的儿子。
13、悲愤填膺解释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中。
出处清 伤时子《苍鹰击》第六折:“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例句曹植听了这个题目,不禁悲愤填膺。(羽人《文化五千年·文坛三杰——曹氏父子》)
14、情不自禁解释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例句她又情不自禁地放声哭了。(沙汀《一个秋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