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不付出与收获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不付出与收获的成语:不劳而获、入不敷出、事倍功半、守株待兔、贪小失大、得不偿失

1、不劳而获

解释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例句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不劳而获。(鲁迅《两地书》三十)

2、得不偿失

解释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例句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得不偿失了。(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3、事倍功半

解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例句把这民间事业整顿得件件整齐,桩桩发达,这岂不是事倍功半吗?(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4、守株待兔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例句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守株待兔之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5、贪小失大

解释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出处《吕氏春秋·权勋》:“达子……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例句这叫做“贪小失大”,所以为人切不可做那讨便宜苟且之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6、入不敷出

解释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例句1. 中小型社区将会入不敷出。
2. 养家糊口的人担心入不敷出。
3. 目前,欧盟(eu)大多数成员国入不敷出。
4. 市民们也正感受着入不敷出。
5. 他们将不得不工作,否则就会入不敷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