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成长的成语怎么写:断杼择邻、发荣滋长、方生方死、共饮一江水、后进之秀、后起之秀、孟母三迁、女大十八变、蓬生麻中、土生土养、朝气蓬勃、茁壮成长、茁茁壮壮、不扶自直
1、断杼择邻解释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2、后起之秀解释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出处《晋书·王忱传》:“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
例句我国体育事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了大量后起之秀。
3、后进之秀解释犹言后起之秀。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出处《宋书·张畅传》:“畅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
例句遵义曹兴蕲,宪政会后进之秀也。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三章
4、女大十八变解释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女大十八变,论色,现在还看不出,论艺,将来一定行。”
5、蓬生麻中解释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例句目能视而见之,耳能听而闻之,蓬生麻中,不劳翰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
6、茁壮成长解释健康地成长。
出处冰心《悼念廖公》:“象征中日友好的山樱花树,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了!”
例句看到下一代健康活泼地茁壮成长,为人父母者无不感到十分欣慰。
7、孟母三迁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例句陆文夫《文化沧浪宜人居》:“谁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
8、朝气蓬勃解释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例句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
9、发荣滋长解释荣: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滋长:生长。指草木繁茂生长。比喻茁壮成长
出处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四者之入于心,如木之于地,根深柢固,故能发荣滋长,畅茂荣达而生色也。”
例句鲁迅《热风·随感录》:“人类尚未长成,人道自然也尚未长成,但总在那里发荣滋长。”
10、茁茁壮壮解释肥大壮实,成长壮大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六章:“孩子们一个个都懂事明理,长得茁茁壮壮的。”
11、方生方死解释方:正在。指事物不断生成或消亡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例句郭沫若《苏联纪行·8月9日》:“我们是处在方生方死之间的。”
比喻成长的词语怎么写:共饮一江水、土生土养、不扶自直
词语解释
1、共饮一江水:一起喝一条江河里的水。指彼此在一条江河的哺育下共同成长,有共同的感情。也指邻国之间人民的亲密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