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作文写的好成语:笔下生花、才高八斗、妙笔生花、拍案叫绝、随心所欲、文不加点、文思敏捷、下笔如神、行云流水、栩栩如生、字字珠玉、下笔成章、一气呵成
1、笔下生花解释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例句晚唐诗人杜牧才气过人,笔下生花,创作了许多诗文佳品,尤以《阿房宫赋》传诵千古。
2、才高八斗解释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例句左宗棠这人虽然才高八斗,器量却不开阔。(唐浩明《曾国潘》)
3、拍案叫绝解释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出处唐·田颖《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
例句使人见之,一个个欢欣鼓舞,快意舒怀,不禁拍案叫绝。(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4、随心所欲解释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例句我们二人并坐,随心所欲的漫谈。(臧克家《老舍永在》)
5、文不加点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处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例句援笔一挥,文不加点。(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
6、下笔成章解释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例句这学生天资聪颖,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将来未可限量。
7、行云流水解释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处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例句结构如行云流水,层次分明,先后呼应。(茅盾《〈力原〉读后感》)
8、栩栩如生解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例句这些画里的虾所以栩栩如生,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境界的缘故。(秦牧《虾趣》)
9、一气呵成解释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例句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
10、字字珠玉解释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形容文章作的好,声价高。
出处明·汤显祖《邯郸记·赠试》:“听的黄榜招贤,尽把所赠资金,引动朝贵,则小生之文字字珠玉矣。”
例句无
11、下笔如神解释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出处《旧唐书·陆贽传》:“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例句无
12、妙笔生花解释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出处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例句她妙笔生花,顷刻写就一篇好文章。
13、文思敏捷解释以前一般指人能出口成章,主要用在文学方面的。现基本上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