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内心激动的成语:哀感顽艳、哀感天地、抱头大哭、不能自已、动人心弦、动人心魄、扼腕长叹、耳红面赤、感人肺腑、感人至深、感人肺肝、感人心脾、感天动地、举国若狂、慨当以慷、慷慨陈词、慷慨激扬、慷慨赴义、可歌可泣、口沸目赤、扣人心弦、面红耳赤、情不自禁、群情鼎沸、热泪盈眶、手舞足蹈、心潮澎湃
1、哀感天地解释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2、不能自已解释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出处唐·卢照邻《寄裴舍人书》:“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例句王朔《我是你爸爸》:“每每肝肠寸断,潸然泪下,于伤心动情处不能自已。”
3、动人心弦解释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处徐迟《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许多动人心弦的建筑物呢?还只在蓝图上。”
例句这是一场动人心弦的比赛。
4、扼腕长叹解释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出处《晋书·刘琨传》:“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长叹者也。”
例句他只好扼腕长叹了
5、耳红面赤解释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1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例句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一回)
6、感天动地解释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出处《列子·黄帝篇》:“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动天地,感鬼神,横六合,而无逆者,岂但履危险,入水火而已哉?”
例句这个故事真是感天动地的
7、感人肺腑解释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出处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例句他在会上的发言感人肺腑。
8、感人肺肝解释形容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
出处唐·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纪》:“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例句无
9、感人心脾解释形容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
出处清·顾彩《焚琴子传》:“[琴子]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例句无
10、慨当以慷解释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当以”无实际意义。
出处汉·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例句与知己别来十年,而此生遭际,慨当以慷,乃有出于契阔之外者。(清·侯方域《复倪玉纯书》)
11、慷慨赴义解释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出处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例句材伏哭叩头,举火,烈妇死,三十余人从死,其慷慨赴义如此。(清·王猷定《梁烈妇传》)
12、慷慨激扬解释激扬: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出处《周书·韦孝宽传》:“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激励,人有死难之心。”
13、可歌可泣解释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出处《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国初方列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例句《长恨歌》一篇,有声有色,可歌可泣。(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
14、口沸目赤解释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出处《韩诗外传》卷九:“言人之非,?目 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15、扣人心弦解释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例句体育馆里,一场扣人心弦的排球比赛正在进行着。
16、热泪盈眶解释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崇祯继续向祖宗祷告,满怀凄怆,热泪盈眶,几乎忍不住要在祖宗前痛哭一场。”
例句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邹韬奋《我的母亲》)
17、手舞足蹈解释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例句(1)每当他找到一道难题的突破口时,就禁不住地手舞足蹈起来。(2)小明拿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得手舞足蹈。
18、心潮澎湃解释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出处臧克家《得识郭老五十年》:“字里行间,有一种高亢的声音在呼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种呼风唤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壮气魄使得你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例句这特大喜讯怎能不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19、抱头大哭解释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两人抱头大哭,哭了一场坐下。”
例句这一对被海峡分割了40年的夫妻,一经相见,抱头大哭,慨叹不已。
20、面红耳赤解释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
出处《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例句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21、情不自禁解释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例句她又情不自禁地放声哭了。(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22、群情鼎沸解释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出处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忽遘此变,群情鼎沸,副总统及各督军、省长,驰电督责。”
例句在群情鼎沸的时候,我们应尽量克制自己
23、哀感顽艳解释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出处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嘶,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例句这封信却是骈四骈六的,足有三千多字,写得异常的哀感顽艳。(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一回)
24、动人心魄解释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4回:“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例句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
25、举国若狂解释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出处《礼记·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例句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
26、慷慨陈词解释慷慨:情绪激动,充满正气;陈:陈述;词:言词。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出处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元丰之末,附丽匪人,自为定策,至造诈以诬首相,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例句元末群盗纵横,时事不堪言矣。诗家慷慨陈词,多衰飒无余地。(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27、感人至深解释指受到的感动特别深。至深:特别深切。
例句新凤霞写人记事,如同她演唱评剧一样,清新流畅,如叙家常,娓娓动听,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