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向前走的优美成语

关于向前走的优美成语:波涛汹涌、乘风破浪、奋勇向前、奋勇前进、艰难险阻、畏缩不前、畏首畏尾、一往无前、勇往直前、趑趄不前、昂首阔步

1、昂首阔步

解释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出处李大钊《青春》:“惟有昂首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

例句新郎昂首阔步,在他身边迈着鸭子步,为的是显摆他那马靴和银马刺。(老舍《鼓书艺人》二十四)

2、波涛汹涌

解释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例句钱钟书《围城》:“仰天躺在床上,动也不动,一转侧身体里就有波涛汹涌的声音。”

3、乘风破浪

解释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例句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茅盾《子夜》五)

4、艰难险阻

解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例句南极考察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考察任务。

5、畏首畏尾

解释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例句妹子平日但凡遇见吃酒行令,最是高兴,从不畏首畏尾。(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6、畏缩不前

解释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唐介始弹张尧佐,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彦博,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

例句尤其是她自己,起先虽然颇有畏缩不前的心情,此时却已鼓起勇士临阵似的气慨了。(叶圣陶《平常的故事》)

7、一往无前

解释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出处明 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

例句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8、勇往直前

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例句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9、趑趄不前

解释趑趄:迟疑不敢前进。形容犹豫畏缩不敢前进。

出处《周易·夬》:“臀无肤,其行次且。”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例句不由自主的便上了包车,仍回到鸿仁里,望着自己门口,倒有点趑趄不前之态。(清·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七回)

10、奋勇向前

解释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3回:“中有一二十个胆大的,奋勇向前跑去,见众人都不相随,又复站住。”

例句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那时军队有一种新气象,官兵之间和军民之间大体上是团结的,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满了军队。”

11、奋勇前进

解释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齐鸣鼓,鼓声如雷,各各奋勇前进。”

例句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三章:“驾驭大清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