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精忠报国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关于精忠报国的成语:赤胆忠心、精忠报国、捐躯报国、马革裹尸、卖国求荣、杀身成仁、以身殉国、尽忠报国、舍生取义

1、尽忠报国

解释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例句青少年不仅要有尽忠报国的志向,还要努力学习,具备尽忠报国的本领。

2、捐躯报国

解释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出处《元史·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例句我想做了武将,固当捐躯报国。清·钱采《说岳全传》第16回

3、杀身成仁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例句若得着死难者的热情的全部,便可以追他们的踪迹,杀身成仁了。(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4、以身殉国

解释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例句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朱自清《论气节》)

5、赤胆忠心

解释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例句又有公子一个嬷嬷爹,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一生耿直,赤胆忠心。(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6、精忠报国

解释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例句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

7、马革裹尸

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例句◎ 支队长这样阐释任务,定是把张敏带到了古代边塞诗的意境中,那沙碛、冷月、相搏的戟戈、喊风中噼啪作响的战旗……古代军人那种马革裹尸的豪迈的悲怆, ◎ 这让我很为难,也很困惑,我知道祖父这个举动暗示着什么,尽管那时我不过是个孩子,

8、卖国求荣

解释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六:“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次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例句贾似道卖国求荣,请速正法。(清·吴趼人《痛史》第六回)

9、舍生取义

解释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例句舍生取义兮捐微躯,谁云女妇兮夫弗如?(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