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长排律是什么

一、什么叫排律诗

排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每首至少十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亦可隔句相对。
排律和一般律诗一样,要严格遵守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但它不限于四韵,每首最短五韵十句,多的长达五十韵(一百句)甚至一百韵(二百句)以上。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各句间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对的格式。

二、古诗词排律规则是什么?

绝句每首是四句。一句五个字的叫“五绝”,一句七个字的叫“七绝”。五绝的,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首绝句,句数是固定的,都是四句;每句字数也是固定的,都是五个字。七绝的,如毛主席的《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首绝句,句数也是固定的,都是四句;每句字数也是固定的,都是七个字。
律诗每首是八句。一句五个字的叫“五律”,一句七个字的叫“七律”。五律的,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律诗,句数是固定的,都是八句;每句字数也是固定的,都是五个字。七律的,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首律诗,句数也是固定的,都是八句;每句字数也是固定的,都是七个字。
排律,又叫长律,起码十句,多至百句以上。每句五个字的排律叫“五言排律”,如杜甫的《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二百句。每句七个字的排律叫“七言排律”,如杜甫的《清明》,一共十二句。排律是难作的,一般是五言排律的居多;七言律诗就已够难作了,七言排律就更不容易作,所以少见,连擅长格律诗的杜甫也只写了四首七言排律,而且篇幅都不长。
(摘自北京出版社《阅读和欣赏》)

三、律诗中的排律是怎样的

排律
  律诗的一种,由于按照一般律诗的格式加以铺排延长而成,故称排律,又叫长律。
  排律和一般律诗一样,要严格遵守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但它不限于四韵,每首最短五韵十句,多的长达五十韵(一百句)甚至一百韵(二百句)以上。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各句间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对的格式。由于限制过多,容易显得堆砌死板,历来极少名篇。
  排律一般是五言,七言极少。五言排律由汉魏六朝五言古诗演化而来。刘宋时谢灵运的《湖中瞻眺》、梁代庚信的《奉和山池》,已具排律雏形,但体制较短,限于五韵十韵。杜甫以后,方告成熟,体制渐长,声律愈工,中唐白居易的《代书诗寄微之》竟长达一百韵。韩愈、孟郊等更用联句形式演为长篇(如《城南联句》),形式更加工巧,内容却日见贫乏。
  排律之中,还有一种试帖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所以也叫“赋得体”),并限定韵脚,为科举考试所采用。

四、什么叫绝句,律诗和排律

排律是格律诗的一种,又称为近体诗。每句字数相同,分为五言排律,七言排律,平仄押韵有严格讲究。
杂言诗是古体诗,并非排律,用韵自由,字数、句数均不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