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苏轼脸长的诗句?
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脸长,其妹子出句嘲笑他: “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
” 苏东坡反唇相讥: “莲步未离香格下,额头已到画堂前。
” 小妹不甘示弱,又笑哥哥的满脸胡须: “欲叩齿牙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 苏小妹经常与苏东坡抬杠:苏小妹薄唇圆脸,乌黑大眼,高耸额头,双颚外凸。
由此,苏东坡笑道: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轼也是满腮胡须,肚突身肥,宽袍大袖,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因此,苏小妹也回敬苏轼: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儿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苏东坡形容小妹脸长的诗?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末流到腮边!原词是苏小妹讥笑苏轼长脸,相传苏小妹同其兄苏轼一样,擅诗喜联,开朗活泼,好开玩笑、斗嘴相讥。
一日,苏轼吟出一联讥笑小妹凸额:脚跟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画常前。
苏小妹一听,哥哥不像话,讽剌我脑门大。
哼!你说我月脑门,我说你长脸,于是回敬上诗句。
意思是说苏轼去年的一滴眼泪,到现在才流到嘴边,这脸也实在太长了。
此联还有不同的版本娇躯未离香闺内,额角已到画堂前;(苏轼)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方流到口边。
(苏小妹)——苏小妹反唇相讥苏轼据传苏小妹从小就受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嘴,常以诗、联相嬉,兄妹间戏谑起来,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尖酸克薄、斗狠斗绝。
传说苏小妹长得肥瘦相宜,樱桃丹唇,圆脸大眼,凸额突颚凹眼,一副天真、慧黠的样子。
苏东坡长得满腮胡须,肚突身粗,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
于是兄妹间经常展开口战,一次苏东坡拿小妹的凸额出上句戏之。
苏小妹抓着哥哥长脸的特点,以下句回敬之。
苏东坡一听,见占不到便宜,接着又吟出一诗: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试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又反唇相讥道: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此诗反讥苏东坡那不修边幅、蓬松缭乱的络腮胡须。
女孩子最异别人讥讽他的生理弱点,于是以此诗予以回击。
但又似觉此诗没打到哥哥的痛处,便又再一端祥,发现哥哥额扁平,毫无峥嵘之感,加上一副长达一尺的马脸,两眼相距较远,差点长到太阳穴处了,五观搭配怪异,于是又喜孜孜地再占出一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小妹的头大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