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男人改不了的成语:不务正业、奋发有为、好逸恶劳、埋头苦干、游手好闲
成语奋发有为
拼音fèn fā yǒu wéi
解释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元史 陈祖仁传》:“孰不欲奋发有为,成不世之功。”
例句能够如此奋发有为,将来甚么事不好做呢!(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
成语好逸恶劳
拼音hào yì wù láo
解释逸:安逸;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出处《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例句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清·黄宗羲《原君》)
成语游手好闲
拼音yóu shǒu hào xián
解释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诏》:“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与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我打你个游手好闲,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
例句这位督办,那时候正在上海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正好有功夫做那些不相干的闲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成语不务正业
拼音bù wù zhèng yè
解释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例句在那时候他们是被骂为不务正业的青年,但没人知道当时的社会已无青年们可务的正业。(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成语埋头苦干
拼音mái tóu kǔ gàn
解释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例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