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表达走投无路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表达走投无路的成语:跋前疐后、逼人太甚、不见棺材不下泪、不顾一切、乘人不备、羝羊触藩、焦头烂额、进退两难、进退维谷、内外交困、鸟穷则啄、骑虎难下、禽困覆车、穷寇莫追、穷寇勿迫、穷寇勿追、日暮途远、日暮途穷、入地无门、啼笑皆非、途遥日暮、无毒不丈夫、无路可走、一筹莫展、敦煌变文、狗急跳墙、走投无路

1、逼人太甚

解释指对人逼迫不留馀地。

出处清·沈起凤《谐铎·恶饯》:“生母力敌万夫,而妾实为其所出,不至逼人太甚。”

例句潜行反间之谋,洵逼人太甚!清·王韬《淞滨琐话·记双烈》

2、不顾一切

解释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例句我闭上眼睛,不顾一切的向着他手里的刀迎上去。巴金《长生塔·塔的秘密》

3、狗急跳墙

解释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出处《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例句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4、进退两难

解释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出处宋·李靖《卫公兵法》:“凡攻城之兵……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其师逼追。”

例句孔明曰:“既主公在涪关进退两难之际,亮不得不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

5、进退维谷

解释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例句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离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6、内外交困

解释交:同时;困:困境。里里外外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出处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例句休再罗索!朕因流贼猖獗,东事日急,内外交困,不得不百计筹饷。(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7、鸟穷则啄

解释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

出处《荀子·哀公》:“鸟穷则啄,兽穷则攫。”

8、骑虎难下

解释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出处《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例句本月三日抛出的一百万公债,都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干到那里是那里了!(茅盾《子夜》十)

9、禽困覆车

解释禽兽被围捕急了,也会把人的车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冒险。

出处《史记·甘茂列传》:“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

例句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韩公仲谓向寿曰:‘禽困覆车’。”

10、穷寇莫追

解释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出处《孙子·军争》:“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例句兵法云:“归师莫掩,穷寇莫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11、日暮途穷

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例句匪徒们真是日暮途穷,矛盾百出。(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九)

12、日暮途远

解释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例句黄中黄《沈荩》第二章:“及至北事之起,张之洞坐拥练兵,渐露日暮途远,倒行逆施之概。”

13、入地无门

解释形容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眼宗·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例句无

14、途遥日暮

解释犹日暮途穷。比喻到了走投无路的或衰亡的境地。

出处语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例句途遥日暮,父乃后时。唐孙逖《陈情表》

15、无毒不丈夫

解释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技高一筹。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你不辩贤愚,无毒不丈夫。”

例句那姪少爷见如此情形,又羞又怒又怕,回去之后,忽然生了一个‘无毒不丈夫’的主意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6、一筹莫展

解释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例句平时学习不认真,不求甚解,到用时就会感到知识贫乏,一筹莫展。

17、跋前疐后

解释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宋·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例句其稍畏名义者,则包羞闵默而有跋前疐后之忧。《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

18、不见棺材不下泪

解释比喻不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98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咱如今将理和他说,不见棺材不下泪,他必然不妥。”

例句无

19、穷寇勿追

解释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出处《孙子·军争》:“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例句王朔《永失我爱》:“穷寇勿追,得饶人且饶人,你就别非逼着我当三孙子了。”

20、啼笑皆非

解释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

出处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 唐·李商隐《槿花二首》

例句刘久发啼笑皆非地站起来了。(沙汀《烦恼》)

21、羝羊触藩

解释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周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

例句纣王沉吟不语,心下煎熬,似羝羊触藩,进退两难。(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

22、焦头烂额

解释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带有夸张的意思。

出处《汉书·霍光传》:“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例句殡焰飞腾,众水手被火烧得焦头烂额。(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

23、走投无路

解释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鄷都?”

例句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鲁迅《彷徨·祝福》)

24、乘人不备

解释乘:趁着。趁着别人没有防备干某事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例句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她决定第二天乘人不备时去上一次坟。”

25、穷寇勿迫

解释穷寇:势穷力竭的敌人。对陷于绝境中的敌人,不要追迫太急,以防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26、无路可走

解释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例句他被逼得无路可走

表达走投无路的词语:敦煌变文

词语解释

1、敦煌变文:1.敦煌石室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中国唐五代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王重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中搜罗的敦煌变文较为宏富。参见"变文"﹑"敦煌石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