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劳累奔波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劳累奔波的成语:鞍马劳困、鞍马劳神、鞍马劳顿、鞍马劳倦、餐风宿水、长途跋涉、纷至沓来、风尘仆仆、风餐露宿、苦不堪言、狼狈不堪、仆仆风尘、人困马乏、实不相瞒、栉风沐雨、舟车劳顿

1、鞍马劳顿

解释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例句恐王侄一路远来,鞍马劳顿,故令王侄回营安歇。(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二回)

2、鞍马劳困

解释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例句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鞍马劳困,你且去馆驿内安下,待我会官商议。”

3、鞍马劳倦

解释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例句无

4、鞍马劳神

解释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例句祝龙答道:“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水浒传》第四十九回

5、餐风宿水

解释形容旅途的辛苦。

出处明·冯梦龙《挂枝儿·送别》:“纵经营千倍利,不如家里安闲。餐风宿水,容颜易变。”

例句且说天瑞带了妻子,一路餐风宿水,无非是逢桥下马,遇渡登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6、纷至沓来

解释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出处宋·楼钥《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例句贴出布告以后,自己在招募公所坐镇,只见应募的小伙子,纷至沓来,应接不暇。(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7、风餐露宿

解释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处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例句无非风餐露宿,不久便到了登州。(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

8、苦不堪言

解释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出处宋 李昌龄《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例句他身体多病,又加上中年丧妻,真是苦不堪言。

9、狼狈不堪

解释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出处《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例句掌声如翻腾的怒海汹涌的扑向台上去,弄得这些丑类面红耳赤,狼狈不堪。(刘白羽《雷电颂——怀念郭沫若同志》)

10、仆仆风尘

解释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例句茅盾《如是我见我闻》:“身兼车主与司机,仆仆风尘,形同负贩,但也照样赚钱。”

11、栉风沐雨

解释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处《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例句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

12、舟车劳顿

解释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出处钱钟书《围城》第二章:“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明天早晨到府聆教。’”

例句等回到保定,因为舟车劳顿,公事又多,曾国藩的眼疾,越发重了,而岁尾年头,不如意的事,纷至沓来。高阳《慈禧全传》第二部二七

13、长途跋涉

解释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例句岳夫人道:“……怎敢劳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六回)

14、风尘仆仆

解释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例句门开了,风尘仆仆地走进一位大汉,这人正是鲁智深。

15、人困马乏

解释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例句(1)这支部队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已经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了。(2)骑兵部队战斗了一天,已是人困马乏了。

16、实不相瞒

解释瞒:欺骗。实话告诉,决不欺瞒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小人母子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

例句张恨水《夜深沉》第九回:“他有八个太太,实不相瞒,我是个四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