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3、有,是万物之所始;无,是万物之所母。
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6、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7、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8、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9、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1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国家能所以长且久者,是以其以权效国者们重积德,故而成其百世功万代名。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1、故贵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1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3、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4、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6、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0、企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见不明,自是不彰,自伐无功,自矜不长。
2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2、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2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5、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26、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27、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28、能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
2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30、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31、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者,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2、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33、后其身而身先,忘其身而身存。
3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35、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36、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
37、和大怨,必有余怨;抱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38、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39、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4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