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意思是差不多的成语 意思是“差不多”的成语有那些?

意思是“差不多”的成语有那些?

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不分轩轾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五雀六燕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 彼此彼此常用做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亦指两者比较差不多。 不差上下不分高下,差不多。 七七八八1.犹言差不多。2.犹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样。 轩轾不分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相差无几彼此没有多大差别。不分上下不管上级和下级或指分不出高低胜负。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差不多。大同小异大致相同,略有差异。势均力敌双方力量差不多,不分高低。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如出一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不分高下形容能力一样好,难分出输赢。难兄难弟用以讽称两人为差不多的货色,有贬斥的意味。肩上肩下差不多,不相上下。相去不远相差不多。无分轩轾比较之下,无法分出高下轻重。难分高下难以分别出高低、优劣。棋逢敌手比喻双方实力差不多,难分高下。棋逢对手比喻双方实力差不多,难分轩轾。齐驱并骤比喻双方实力差不多,轩轾难分。并驾齐驱比喻双方实力差不多,不分轩轾。方驾齐驱比喻双方实力差不多,不分轩轾。齐驱并驾比喻双方实力差不多,不分轩轾。工力悉敌双方的功夫学力差不多,难分上下。功力悉敌双方的功夫和力量,彼此相当。将遇良才比喻能力差不多,不分轩轾。铢两悉称比喻双方分量差不多,不分上下。力敌势均双方力量情势差不多,不分上下。力均势敌双方力量情势差不多,不分上下。两不相下双方势力差不多,相持不下。户对门当双方门第差不多。门当户对结亲的双方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差不多。齐名并价声名相等,价值相当。齐足并驰比喻实力相当,不相上下。齐足并驱比喻实力相当,不相上下。衔缺相当原任官职和调任职缺阶级差不多。智均力敌双方智谋和势力旗鼓相当。

意思是都差不多的成语

意思是都差不多的成语有:八两半斤、平分秋色、势均力敌、并驾齐驱、平起平坐、旗鼓相当、不分轩轾、伯仲之间、棋逢敌手、难分伯仲举例解释如下:成语:不相上下读音: [bù xiāng shàng xià] 释义: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出处:唐·李肇《唐国史补》:“贞元中;杨氏、穆氏兄弟;人物气概;不相上下。”例句:这两个人的棋艺~。成语:平分秋色读音: [píng fēn qiū sè] 释义: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出处:《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例句:这场足球赛,两队势均力敌,平分秋色,最后以1:1握手言和。成语:棋逢敌手读音: [qí féng dí shǒu] 释义:比喻彼此本领不相上下。出处:唐·尚颜《怀陆龟蒙处士》诗:“事免伤心否,棋逢敌手无。”例句: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

意思是“都差不多”的成语有哪些?

伯仲之间[ bó zhòng zhī jiān ]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不相上下[ bù xiāng shàng xià ]

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出处:唐·李肇《唐国史补》:“贞元中;杨氏、穆氏兄弟;人物气概;不相上下。”

平分秋色[ píng fēn qiū sè ]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出处:《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八两半斤[ bā liǎng bàn jīn ]

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半斤即是八两。 比喻彼此分量或程度不相上下。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9回:“像你两个,一对材料,真是八两半斤。”

旗鼓相当[ qí gǔ xiāng dāng ]

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出处:《后汉书·隐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

意思是“差不多点就行了”的成语是什么?

意思是“差不多点就行了”的成语是:得过且过

意思是差不多点就行了的成语

敷衍了事fū yǎn liǎo shì[释义]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语出]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正音] 了;不能读作“le”。[辨形] 敷;不能写作“浮”。[近义] 敷衍塞责[反义] 尽心竭力[用法] 用作贬义。用于办事应付了事。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结构] 偏正式。[辨析] ~和“敷衍塞责”;都有“办事马虎;不负责任”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但~指随便应付一下;草草了结;“敷衍塞责”有搪塞自己应负责任的意

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意思差不多的成语

1: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2: 一步登天--平步青云3: 同归于尽--玉石俱焚4: 名列前茅--独占鳌头5: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6: 唇亡齿寒--休戚相关7: 固执己见--一意孤行8: 永垂不朽--万古流芳9: 落井下石--乘人之危10: 七上八下--忐忑不安11: 石沉大海--杳无音信12: 穷极无聊--心灰意冷13: 自不量力--螳臂当车14: 百年不遇--千载难逢15: 明察秋毫--洞若观火16: 管中窥豹--坐井观天17: 出类拔萃--鹤立鸡群18: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19: 五颜六色--五彩纷呈20: 东施效颦--邯郸学步21: 口是心非--阳奉阴违22: 天经地义--理所当然23: 十拿九稳--万无一失24: 千里迢迢--山遥路远25: 蜻蜓点水--浅尝辄止26: 洋洋得意--忘乎所以27: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28: 穷凶极恶--青面獠牙29: 皮开肉绽--血肉模糊30: 火烧火燎--心急如焚31: 班门弄斧--自不量力32: 千人所指--众矢之的33: 一掷千金--挥霍无度34: 狐假虎威--狗仗人势35: 人云亦云--随声附和36: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37: 毛骨悚然--胆战心惊38: 鸟尽弓藏--辅车相依39: 唇亡齿寒--兔死狗烹40: 百发百中--弹无虚发41: 神气活现--趾高气扬42: 瞒天过海--声东击西43: 庸人自扰--杞人忧天44: 休戚相关--息息相关45: 破釜沉舟--义无反顾46: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47: 唾手可得--易如反掌48: 四面八方--五湖四海49: 同床异梦--貌合神离50: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