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有关的成语 30个
马放南山、兵荒马乱、伯乐相马、猴年马月、一马平川、马首是瞻、大马金刀、戎马生涯、万马奔腾、龙马精神、跃马扬鞭、宝马香车、塞翁失马、青梅竹马、问羊知马、走马上任、骑马找马、走马看花、马到成功、声色犬马、招兵买马、马马虎虎、四马攒蹄、马耳春风、牛头马面、走马观花、天马行空、心猿意马、老马识途、一马当先、溜须拍马、汗马功劳、马前泼水、五马分尸、金戈铁马、指鹿为马、盲人瞎马、人欢马叫、信马由缰、悬崖勒马、驷马难追、单枪匹马、快马加鞭、临崖勒马、竹马之交、人困马乏、马到功成、害群之马、车水马龙、蛛丝马迹、人仰马翻、犬马之劳、金马玉堂、马不停蹄千军万马
关于马的成语
1.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2.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3.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4.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5.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6.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与马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与马有关的成语有:1、阵马风樯,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2、仗马寒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3、招兵买马,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4、休牛归马,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5、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6、蛛丝马迹,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7、一马平川,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阵马风樯搜狗百科-休牛归马搜狗百科-走马观花(汉语成语)
关于马的成语以及典故
1、一马当先
注音yī mǎ dāng xiān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典故:
一马当先的成语故事讲的是三国时,黄忠的军队来到定军下,黄忠找法正商量攻打定军山的作战方案。法正指着定军山西面的一座高山说:“这座山比定军山高,如果攻占它,居高临下,定军 山上的情况就看得一清二楚,拿下定军山易如反掌。”黄忠抬头观察了一蕃,当天半夜就发动了进攻,占领了山头。
法正说:“老将军,请您带领军队在半山腰,我 在山顶监视。夏侯渊的军队来攻打,我就举旗帜为信号。举白旗,老将军就紧守不出击;举红旗,就立即冲下山狠狠的打。这样,一定能取得胜利。”黄忠完全赞成。
夏侯渊得知对面的高山失守后极为偾怒,下决心把它夺回来。张颌劝他说这是法正的计谋,应该坚守,决不可出去。但是,夏侯渊听不进去。
他亲自带领一支军队下 山,围住那座高山,大声叫骂,向黄忠挑战。法正在山顶上举起白旗,黄忠看见,守在山腰不下来。
到了下午,法正发现魏军已经疲劳,乘他们没有防备,连忙挥舞 红旗。黄忠看到信号后,发起进攻。随着一片喊杀声,黄忠已飞冲到夏侯渊面前,夏侯渊被连头带肩砍作两段。
黄忠斩了夏侯渊,夺下了顶军山,为夺取整个汉中扫除了障碍。
2、指鹿为马
注音zhǐ lù wéi mǎ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典故:
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说的是秦始皇死后 ,赵高和李斯专政 , 他们为保住自己权势 , 假传“圣旨”,令本应继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自杀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赵高则做了宰相高职。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高仍不满足,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从他,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有多少,都有谁。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
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
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
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陷害。
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大言不惭地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结果,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说真话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从此,留下“指鹿为马”成语。
3、马首是瞻
注音mǎ shǒu shì zhān
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解释首:头;瞻:往前或向上看。马首是瞻,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典故:
马首是瞻的成语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秦国十分强大,常欺负那些弱小的诸侯国。引起了众诸侯国的强烈反感。公元前559年,晋悼公联合了其他诸侯国,组成联军去攻伐秦国。
指挥诸侯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他原先估计,秦国得知诸侯联军来进攻,肯定会惊慌失措,战争很容易取胜。
没想到联军内部各怀异志,并不齐心,士气也很低落,秦国得知这些情况,所以一点也不怕,根本就没有求和的表示。秦军还在泾河的上游放毒,毒死了不少联军的士兵。
看到这种情况,荀偃就想早点发动总攻,他向联军将领发布命令说:明天早上鸡一叫,我们就准备出发,各军都要拆掉土灶,填平水井,以便布阵。作战时,大家都看着我的马头来行动,我指向哪里,大家就奔向哪里。
荀偃手下的将领听了他的话,觉得他太专横了,很反感。有个将领说:晋国从来就没有下过这种命令。你要向西去打秦国,那你自己去吧,我的马头可要向东,回到我们晋国去。
其它诸候国的将领看到晋国的将领带兵回国,也纷纷撤回自己国家去了。全军顿时不战自乱,荀偃眼看无法挽回,也只好狼狈地撤军了。
4、声色狗马
注音shēng sè gǒu mǎ
出处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若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解释指室内、户外一切娱乐活动。指放弃内心精神世界的追求,追逐外在的娱乐活动。“声色”、“狗马”都是以事物的特征、工具代指事物本身。
典故
声色狗马的成语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隋炀帝的长子杨昭,即元德太子,卒于大业二年。当时,朝中官员都认为炀帝次子杨暕理所当然就是储君。
杨暕既为皇子,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他的品行却很差不及兄长杨昭,平时骄纵恣肆,行为不端。他周围的也是一帮龌龊小人,杨暕常派人多方搜寻声色狗马,供自己恣意淫乐。
那时,有个京兆人名达奚通,有个小妾王氏擅长唱歌,一时间达官贵人争相邀她出入华堂宴会,后来竟常到杨暕府中一展歌喉。有个御史向皇帝告发此事,炀帝很生气,派了1000多名士兵,搜查杨暕的府第,严厉查处了与此有关的人。
杨暕的妻子韦氏死后,杨暕就同韦氏的姐姐元氏私通,元氏生下一女,杨暕居然暗底里把他的亲信乔令则一帮人叫到府中,为此设宴庆贺,闹得不可开交。乔令则等人把杨暕的帽子脱下来,说应该戴上皇冠才对,又说元氏应为皇后。
后来炀帝知道这事,气得半死,下令处死乔令则等人,元氏赐死,杨暕手下的其他狐群狗党也被发配充军。
隋炀帝自己荒淫无度,儿子又如此不争气,再加上内政外交政策的失当,因此隋朝统治不满40年就宣告灭亡。
5、千军万马
注音qiān jūn wàn mǎ
出处《梁书·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解释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典故:
千军万马的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事情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当时梁武帝命大将陈庆之率军伐北魏,陈庆之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攻打荥[xíng]阳城下,他鼓舞士气,以7000人战胜魏军30万人,直向洛阳。他的将士身着白色战袍,十分威武。
魏人不禁感慨:“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关于马的祝福成语
1:千军万马
[qiān jūn wàn mǎ]
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2:马到成功
[mǎ dào chéng gōng]
古时打仗,常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祝愿迅速取得胜利。现在用来形容人一到那里,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就。
3:走马观花
[zǒu mǎ guān huā]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看花。
4:骑马找马
[qí mǎ zhǎo mǎ]
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也比喻一面占着现在的位置,一面另找更称心的工作。
5:人仰马翻
[rén yǎng mǎ fān]
人马都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惨败的狼狈相。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6:悬崖勒马
[xuán yá lè mǎ]
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7:指鹿为马
[zhǐ lù wéi mǎ]
秦朝二世皇帝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比喻颠倒是非。
8:人困马乏
[rén kùn mǎ fá]
形容体力疲劳不堪(不一定有马)。
9:马马虎虎
[mǎ mǎ hǔ hǔ]
形容做事马虎、随便。
10:单枪匹马
[dān qiāng pǐ mǎ]
也说匹马单 枪。比喻行动无人帮助,独自勇往直前。五代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11: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12:素车白马
[sù chē bái mǎ]
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有关马的成语
马到成功,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龙腾马跃,马到功成,万马齐喑,龙马精神,快马加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仰马翻,车水马龙,牛头马面, 马前车,马后炮, 五马分尸,马前失足,好马不吃回头草,马不停蹄,老马识途,好马配好鞍,东市骏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暂时只想到这么些。